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哈繼銘認為,目前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人口持續老化,股市大幅下跌,樓價明顯偏高,情况與1990年的日本有不少相似之處。惟日本1990年的人均GDP高達約2.5萬美元,早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今內地人均GDP不及當年日本的三分之一,便要面對眾多經濟問題的夾擊,考驗將會更大。
根據哈繼銘的分析,1990年以來日本GDP增長速度很慢,屬零或負增長,惟日本政府仍能容忍,故當地資金需求亦因此下降。不過,內地未來五年以保持GDP平均每年增長6.5%為目標,這樣的話,資金成本將高企不下,在目前債務佔GDP比率高達240%的情况下,未來債務的利息負擔將愈來愈大。另一方面,從資金供應的角度來看,老年人相對年輕人是資金的消耗者而非儲蓄者,隨着內地人口老化,整體經濟的資金供應將不像以前那樣充裕,在某一拐點銀行體系將不能吸納足夠的存款,屆時銀行將不可再讓其貸款客戶以新債換舊債,從而引爆債務危機。
內地貧富差距較日本嚴重
哈繼銘表示,一個更深刻的問題是:「為甚麼日本政府能夠容忍GDP零增長甚至負增長,但中國政府就要GDP增長6.5%或以上呢?」他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內地的貧富差距遠較日本嚴重,「一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大的話,你需要維持比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才能使得社會低下階層還能有口飯吃。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與日本比要破落很多,如果其GDP增長放緩到3%至4%,一般人還能過得不錯,但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就不成了,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失業率會大幅上升。」
根據哈繼銘的分析,1990年以來日本GDP增長速度很慢,屬零或負增長,惟日本政府仍能容忍,故當地資金需求亦因此下降。不過,內地未來五年以保持GDP平均每年增長6.5%為目標,這樣的話,資金成本將高企不下,在目前債務佔GDP比率高達240%的情况下,未來債務的利息負擔將愈來愈大。另一方面,從資金供應的角度來看,老年人相對年輕人是資金的消耗者而非儲蓄者,隨着內地人口老化,整體經濟的資金供應將不像以前那樣充裕,在某一拐點銀行體系將不能吸納足夠的存款,屆時銀行將不可再讓其貸款客戶以新債換舊債,從而引爆債務危機。
內地貧富差距較日本嚴重
哈繼銘表示,一個更深刻的問題是:「為甚麼日本政府能夠容忍GDP零增長甚至負增長,但中國政府就要GDP增長6.5%或以上呢?」他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內地的貧富差距遠較日本嚴重,「一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大的話,你需要維持比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才能使得社會低下階層還能有口飯吃。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與日本比要破落很多,如果其GDP增長放緩到3%至4%,一般人還能過得不錯,但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就不成了,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失業率會大幅上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