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15年市况異常動盪。油價下跌、聯儲局最終加息及中國人民幣貶值,均令投資者加大債券持倉,以對冲大盤風險。不過,當時環境似乎未至最差;美國10年期國債的孳息率由年初的1.64厘升至年尾的2.27厘,顯示加息預期持續升溫,以致最終確定升息,仍讓投資者在股市日益波動下減持美債。另一方面,成熟市場債券表現平平,亞洲債券卻乘勢跑出,也顯示投資者去年風險胃納仍盛。
數據顯示,亞洲美元債於2015年上漲2.7%,而新興市場美元債則以1.2% 的回報緊隨其後。部分亞洲債券基金全年更錄得3%至4%的增長;以富達旗下的亞洲債券基金為例,2015年該基金上升3.13%,以債券基金較保守的表現而言,算是十分不錯了。
市場去年雖然仍青睞新興市場債券,但同樣是新興市場/亞洲債券,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卻慘遭拋售。根據巴克萊等大行的信用債券指數統計,新興市場美元債去年升1.2%,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卻跌10.9%。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去年連環減息,應吸引了不少資金游向當地債券以賺息賺價,不過匯率問題仍令「尋息」大戶卻步,轉而奔向美元債。
亞洲市場債券今年表現又如何?股市甫開年即大跌,債券需求應大大增加。然而,翻看各亞洲債券基金年初至今的表現數據,升幅最大的也只有0.77%而已。在香港可買賣的相關基金,25隻中只得7隻仍錄得正回報。即使將不可在香港買賣的基金也計算在內,仍有多達78%的亞洲債券基金見虧損。相反,幾乎所有美國國債基金年初至今均有正回報,其中排名第一的野村美國主權債基金,於今年短短一個月(截至1月28日)便錄得3.86%的回報。
新興市場股票沽無可沽 轉沽債券
亞洲債券今年表現為何如此慘淡?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隨着股市暴跌,投資者逐漸加大現金資產的比例,首當其衝被變賣的資產肯定是風險較高的投資工具,如商品及新興市場股票等。當這些資產沽無可沽時,便會轉沽成熟市場股票,以及新興市場債券。因此,即使(評級良好的)亞洲債券基本面未見太大改變,仍會遭大規模拋售。另外,中港股市融資融券使用者被強制平倉時,亦須沽出手上資產,亞洲債券自然成為受害者。中港市場最近極為波動,其中滬深300指數更跌近20%,肯定令債券沽售壓力加大。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數據顯示,亞洲美元債於2015年上漲2.7%,而新興市場美元債則以1.2% 的回報緊隨其後。部分亞洲債券基金全年更錄得3%至4%的增長;以富達旗下的亞洲債券基金為例,2015年該基金上升3.13%,以債券基金較保守的表現而言,算是十分不錯了。
市場去年雖然仍青睞新興市場債券,但同樣是新興市場/亞洲債券,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卻慘遭拋售。根據巴克萊等大行的信用債券指數統計,新興市場美元債去年升1.2%,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卻跌10.9%。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去年連環減息,應吸引了不少資金游向當地債券以賺息賺價,不過匯率問題仍令「尋息」大戶卻步,轉而奔向美元債。
亞洲市場債券今年表現又如何?股市甫開年即大跌,債券需求應大大增加。然而,翻看各亞洲債券基金年初至今的表現數據,升幅最大的也只有0.77%而已。在香港可買賣的相關基金,25隻中只得7隻仍錄得正回報。即使將不可在香港買賣的基金也計算在內,仍有多達78%的亞洲債券基金見虧損。相反,幾乎所有美國國債基金年初至今均有正回報,其中排名第一的野村美國主權債基金,於今年短短一個月(截至1月28日)便錄得3.86%的回報。
新興市場股票沽無可沽 轉沽債券
亞洲債券今年表現為何如此慘淡?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隨着股市暴跌,投資者逐漸加大現金資產的比例,首當其衝被變賣的資產肯定是風險較高的投資工具,如商品及新興市場股票等。當這些資產沽無可沽時,便會轉沽成熟市場股票,以及新興市場債券。因此,即使(評級良好的)亞洲債券基本面未見太大改變,仍會遭大規模拋售。另外,中港股市融資融券使用者被強制平倉時,亦須沽出手上資產,亞洲債券自然成為受害者。中港市場最近極為波動,其中滬深300指數更跌近20%,肯定令債券沽售壓力加大。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