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寨卡病毒可能經旅客在短時間內傳入歐亞,不排除有零星個案傳入本港,本港常見的白紋伊蚊亦有機會傳播病毒。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表示,下周與防護中心開會評估風險,會考慮是否將寨卡病毒列為須呈報傳染病,以及檢討是否需要加強全港滅蚊措施。
高永文:考慮列須呈報傳染病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學會代表曾德賢表示,寨卡病毒有兩種可能途徑傳入本港,一是帶病毒旅客或市民到港後,被本港白紋伊蚊叮咬再傳播;二是帶病毒伊蚊附在人或貨物運至本港傳播。曾德賢警告,台灣已出現首宗外地傳入寨卡病毒感染個案,本港出現相關個案機會亦增加。他說,由於只有1/4感染者會發病,且病徵輕微難以察覺,其他3/4感染者更難察覺,建議當局加強邊境防疫。他補充,巴西當地懷疑因感染寨卡病毒而誕下小頭症嬰兒的孕婦中,50%在懷孕首13周曾出現發病徵狀,20%在懷孕14至26周之間曾出現病徵。孕婦和計劃短時間內懷孕的女性,應避免到出現寨卡病毒的地區。
衛生署發言人指出,本港存在出現外地傳入個案的二度傳播風險,衛生防護中心會密切監察各地最新發展,並與廣東衛生當局加強通報,目前沒有通報指內地錄得相關感染個案。新華社引中國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專家指出,中國雖然存在病例輸入風險,但由於正處於冬春季,蚊媒密度較低,即使出現輸入病例,傳播擴散的可能性也低。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