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複雜而具爭議的政治和社會議題上,老師在教學時應否教導學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老師應否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場?
上周末和幾名大學老師飯局,話題轉到這條涉及教育哲學的問題。這問題又令我們回歸到「大學教育目的」這條根本問題。在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年代, 躺臥校園青草地上和老師同學就這問題高談闊論一番,是春風得意的學術享受;但在黑雲壓城社會撕裂的今日香港,這項議題卻令平時爭相發言滔滔不絕的教授沉默下來。
「還是先聽聽別人意見,尋找他們意見的不足,然後才拋出自己的智慧之言吧。」在思想上永遠處於互相比併的教授,一旦遇到掌握不穩的議題,通常就是這個反應。
「複雜的政治爭議很難說誰對誰錯,而且爭議到地老天荒亦未必有定論。故此我不會定義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老師的責任是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傳授他們分析複雜事情的工具,並透過前人的研究和智慧所得出的理論和原則,配合今天思維,以辯論、多角度思考、研究,讓學生可以在無畏無懼的共融環境下,以尊重不同意見的正面態度,作出他們自己的結論。」最老資格的老師,首先提出他四平八穩刀槍不入的見解。
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年輕教授可不認同。大學不是象牙塔,不可能與政治脫鈎,更不可能脫離現實社會。作為老師,作為一個公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社會的不公義,提出尖銳的批評;對政府施政的失誤,作出痛擊。制度上的不公,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普羅大眾每天為口奔馳,不會察覺到制度的剝削,更不可能對其提出控訴。大學教授的薪酬和一切均來自社會,大學生的學費四分之三由公帑補貼,故此兩者都有責任以其所學,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創造一個更公平公義的社會。
「 我不會因為自己是老師而壓抑我對社會各項爭議的看法。如果社會制度歧視同性戀者,我會挺身而出,炮轟這制度的不公。否則課堂作為知識和意見的市集,不但死氣沉沉,而且會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年輕教授說。
「灰色爭議地帶 亦有黑白分明的原則」
但是教授給學生的印象就是學識淵博、理論堅實、眼光獨到。教授旗幟鮮明地鼓吹某項立場,難免令學生思想短路,只會跟從老師的立場,沒有機會去了解社會爭議的複雜性。這條路走到極端,便是洗腦。如果老師不但鼓吹極端本土主義,並積極參與本土主義運動,他上課時能否不偏不倚、客觀持平地分析香港本土主義的利弊?
港式政治和社會爭議往往流於互相攻擊,將複雜的爭議變成簡單的口號。溫和理性沒有市場,極端意見變成真理。「在一大片灰色的政治爭議地帶,亦有黑白分明的原則,例如非暴力和法治精神。面對這些舉世認同的對與錯,老師不應以學術中立來逃避對事情作出清晰的立場。這是學術自由所附帶的學術責任。」教育系老師為我們作出結案陳辭。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上周末和幾名大學老師飯局,話題轉到這條涉及教育哲學的問題。這問題又令我們回歸到「大學教育目的」這條根本問題。在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年代, 躺臥校園青草地上和老師同學就這問題高談闊論一番,是春風得意的學術享受;但在黑雲壓城社會撕裂的今日香港,這項議題卻令平時爭相發言滔滔不絕的教授沉默下來。
「還是先聽聽別人意見,尋找他們意見的不足,然後才拋出自己的智慧之言吧。」在思想上永遠處於互相比併的教授,一旦遇到掌握不穩的議題,通常就是這個反應。
「複雜的政治爭議很難說誰對誰錯,而且爭議到地老天荒亦未必有定論。故此我不會定義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老師的責任是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傳授他們分析複雜事情的工具,並透過前人的研究和智慧所得出的理論和原則,配合今天思維,以辯論、多角度思考、研究,讓學生可以在無畏無懼的共融環境下,以尊重不同意見的正面態度,作出他們自己的結論。」最老資格的老師,首先提出他四平八穩刀槍不入的見解。
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年輕教授可不認同。大學不是象牙塔,不可能與政治脫鈎,更不可能脫離現實社會。作為老師,作為一個公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社會的不公義,提出尖銳的批評;對政府施政的失誤,作出痛擊。制度上的不公,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普羅大眾每天為口奔馳,不會察覺到制度的剝削,更不可能對其提出控訴。大學教授的薪酬和一切均來自社會,大學生的學費四分之三由公帑補貼,故此兩者都有責任以其所學,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創造一個更公平公義的社會。
「 我不會因為自己是老師而壓抑我對社會各項爭議的看法。如果社會制度歧視同性戀者,我會挺身而出,炮轟這制度的不公。否則課堂作為知識和意見的市集,不但死氣沉沉,而且會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年輕教授說。
「灰色爭議地帶 亦有黑白分明的原則」
但是教授給學生的印象就是學識淵博、理論堅實、眼光獨到。教授旗幟鮮明地鼓吹某項立場,難免令學生思想短路,只會跟從老師的立場,沒有機會去了解社會爭議的複雜性。這條路走到極端,便是洗腦。如果老師不但鼓吹極端本土主義,並積極參與本土主義運動,他上課時能否不偏不倚、客觀持平地分析香港本土主義的利弊?
港式政治和社會爭議往往流於互相攻擊,將複雜的爭議變成簡單的口號。溫和理性沒有市場,極端意見變成真理。「在一大片灰色的政治爭議地帶,亦有黑白分明的原則,例如非暴力和法治精神。面對這些舉世認同的對與錯,老師不應以學術中立來逃避對事情作出清晰的立場。這是學術自由所附帶的學術責任。」教育系老師為我們作出結案陳辭。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