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表示,人工智能(AI)先驅明斯基(Marvin Minsky,圖)周日(24日)因腦出血於波士頓逝世,享年88歲。
自幼迷科學工程 腦出血離世
明斯基1927年生於紐約市的,年幼時就迷上科學和工程。他於1950年取得哈佛大學數學學位,1954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他先研究遺傳學,後來轉研物理學,最終選擇了「智能」作為研究重點。他在哈佛讀書時,已相信機器與人類的思考模式沒有大分別。1950年代初就致力研究人類心理思考過程,並提出如何將智能套用在機器的理論。1959年,他與同事在麻省理工創建人工智能實驗室,並打造出首部能透過模仿人類神經元學習的電腦。
首造仿人腦電腦 理論啟AI世代
明斯基在1985年出版的《心智社會》(The Society of Mind)中,提出了一項基本假設:人類與機器之間並沒有真正的區別,人類實際上是一種機器,他們的大腦由許多半自治但很愚蠢的「代理」組成,而「不同的任務需要完全不同的機制」。
他的洞見促成研究人員發展出智能電腦,並賦予電腦特定能力,諸如與國際象棋大師對弈、製造汽車和分析DNA等。人工智能如今幾乎是電腦不可或缺的功能,例如網絡搜尋、電子遊戲、過濾垃圾電郵、拍照對焦、翻譯文件和對智能手機下達口語指令等。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稱,在近60年的人工智能歷史中,明斯基一直是「閃耀着耀眼光彩」的傑出權威,是當之無愧的「人工智能之父」。
(綜合報道)
自幼迷科學工程 腦出血離世
明斯基1927年生於紐約市的,年幼時就迷上科學和工程。他於1950年取得哈佛大學數學學位,1954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他先研究遺傳學,後來轉研物理學,最終選擇了「智能」作為研究重點。他在哈佛讀書時,已相信機器與人類的思考模式沒有大分別。1950年代初就致力研究人類心理思考過程,並提出如何將智能套用在機器的理論。1959年,他與同事在麻省理工創建人工智能實驗室,並打造出首部能透過模仿人類神經元學習的電腦。
首造仿人腦電腦 理論啟AI世代
明斯基在1985年出版的《心智社會》(The Society of Mind)中,提出了一項基本假設:人類與機器之間並沒有真正的區別,人類實際上是一種機器,他們的大腦由許多半自治但很愚蠢的「代理」組成,而「不同的任務需要完全不同的機制」。
他的洞見促成研究人員發展出智能電腦,並賦予電腦特定能力,諸如與國際象棋大師對弈、製造汽車和分析DNA等。人工智能如今幾乎是電腦不可或缺的功能,例如網絡搜尋、電子遊戲、過濾垃圾電郵、拍照對焦、翻譯文件和對智能手機下達口語指令等。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稱,在近60年的人工智能歷史中,明斯基一直是「閃耀着耀眼光彩」的傑出權威,是當之無愧的「人工智能之父」。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