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摩通私銀﹕港匯港股皆未見底 港投資者「黃金十年」已過去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28日 21:35
2016年01月28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港匯驚濤駭浪,港股跌跌不休,聯繫匯率優劣的討論也浮出水面。本報專訪摩根大通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固定收益、貨幣及大宗商品部主管施俊斌,他表示,人民幣貶值趨勢下,港匯仍會持續受到衝擊,港股縱然估值已低也會持續下跌。聯繫匯率為本港投資者造就了高通脹、低利率的「黃金十年」,惟如今已進入通脹走低、利率走高的反向周期,這將進一步導致港元資產價格下行,對經濟發展不利。


明報記者 顧冷冰

雖然港匯從過去幾周的驚濤駭浪中企穩,並重回7.79的水平,但施俊斌相信港匯轉弱是大勢所趨,「有機會到7.85,大部分時間在7.8至7.85之間」。香港的3個月同業拆息利率(Hibor)昨日報0.69厘,比美國0.62厘的水平已經走高。施俊斌認為,一旦美國再次加息,香港會立即跟進,加上匯率衝擊,香港的加息幅度或會超過美國。


人幣貶值經濟放緩損外資信心

施俊斌認為,港匯走勢取決於人民幣和中國經濟,「過去5年外界看好中國,加上香港房地產做好,很多資金流入香港,造成了港元利率低,匯率強。今後幾年,人民幣貶值是全球共識,內地經濟放緩也影響外界對港匯的信心。港元利息必須比美元高,才能守得住固定匯率。」他相信,人民幣今年跌至6.8左右仍符合預期,若跌得更多,就會引來新一輪人民幣沽空。


港股樓進入下行周期

年初至今,恒指雖已回落13%,惟港股在「價值窪地」中愈跌愈深。施俊斌認為,港股仍會下跌,衝擊港匯也會持續。「只要人民幣貶值方向不變,香港就會受到衝擊」。他表示,對冲基金衝擊港匯的主要目標,是沽空恒指期貨賺錢,「過去20年,每次港匯受到衝擊,港股就大跌」。衝擊港匯的投資風險也不大,「沽空港元不會虧錢,港匯最多只能升到7.75」。


施俊斌進一步表示,香港投資者的黃金10年已經結束,香港進入類似1997年到2003年間的「逆周期」階段,即經濟下行的同時,卻要在聯匯機制下跟隨美國加息,可謂「雪上加霜」。他說,2005年開始的10年是「創造財富百年一遇的機會」。其間香港經濟好,通脹上升,利息卻在2008年跟隨美國降至接近零,「大家都很高興,只要買資產,就能賺錢」。這也造就了高房價和資產價格的泡沫。如今中國經濟轉差,人民幣貶值導致由內地輸入的通脹減少,香港需要低息環境,卻得跟隨美國加息。此形勢下,資產價格必然下跌,股價、樓價都進入下行周期,對香港經濟不利。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