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的大學界充斥喜憂,喜者莫過於香港教育學院,爭取了十多年,終獲正名為大學,此步相信有助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報讀,可望提升本港教育工作者的質素。憂者卻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的香港大學,經歷副校風波的折騰後,改革大學管治的抗爭戰幔才剛掀開,結果或未許樂觀。
新任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前日首次主持校委會會議,會議一致同意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大學的管治及其有效性。不過,校務會未有交代專責小組何時成立、小組成員包括什麼人等,結果引起一班包圍校委會會議舉行場地的學生不滿,質疑校委會採取拖延策略,要求與李國章對話。
也許又有人會對學生的包圍行動感到不安,又或會再對學生扣上「紅衛兵」之名,但外界不應只被學生的行動分散注意力,反之應重新聚焦學生的訴求是否合理,是否值得支持。
港大罷課委員會早前提出4點訴求,其一是要求校方成立檢討《香港大學條例》的專責小組,這點至少校方初步同意踏出一步。至於其餘3項,包括廢除特首作為大學必然校監、校委會的校內成員人數佔校委一半或以上,以及特首委任校委應改由校委會委任。
經過港大委任副校長事件後,社會大概已清楚看到,當特首作為大學必然校監的傳統,可「造就」掌權人用盡手上的權力,透過委任權及政治上的影響力,以政治考量凌駕學術自由與院校自主,通過他所委任的校委干預大學的校政時,這已到了要打破「傳統」的時候。
學生的訴求絕對合理、理性,值得大學及社會認真討論改革大學的管治制度。當然,這條改革之路恐怕舉步維艱,但社會一旦放棄或啞忍,香港的學術自由便可能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手上。大家甘心嗎?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新任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前日首次主持校委會會議,會議一致同意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大學的管治及其有效性。不過,校務會未有交代專責小組何時成立、小組成員包括什麼人等,結果引起一班包圍校委會會議舉行場地的學生不滿,質疑校委會採取拖延策略,要求與李國章對話。
也許又有人會對學生的包圍行動感到不安,又或會再對學生扣上「紅衛兵」之名,但外界不應只被學生的行動分散注意力,反之應重新聚焦學生的訴求是否合理,是否值得支持。
港大罷課委員會早前提出4點訴求,其一是要求校方成立檢討《香港大學條例》的專責小組,這點至少校方初步同意踏出一步。至於其餘3項,包括廢除特首作為大學必然校監、校委會的校內成員人數佔校委一半或以上,以及特首委任校委應改由校委會委任。
經過港大委任副校長事件後,社會大概已清楚看到,當特首作為大學必然校監的傳統,可「造就」掌權人用盡手上的權力,透過委任權及政治上的影響力,以政治考量凌駕學術自由與院校自主,通過他所委任的校委干預大學的校政時,這已到了要打破「傳統」的時候。
學生的訴求絕對合理、理性,值得大學及社會認真討論改革大學的管治制度。當然,這條改革之路恐怕舉步維艱,但社會一旦放棄或啞忍,香港的學術自由便可能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手上。大家甘心嗎?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