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中港基金互認制度下,至今已有23隻內地基金獲批在港銷售。信安資金管理(亞洲)常務董事袁時奮透露,信安與建行(0939)合資公司建信基金,亦已向本港證監會申請兩隻南下基金,期望農曆新年左右獲批。
以資產管理總值計算,建信基金為內地第9大基金公司。袁時奮稱,兩隻南下基金分別是混合資產基金及債券基金,規模均超過30億元人民幣。後者若順利獲批,將是現時首隻南下的債券基金。另外,信安亦正籌備申請北上基金,現時有兩隻中港股票基金合資格,待準備好相關文件後會向中證監遞表申請。
早前信安宣布把4隻香港強積金基金的收費下調,2月1日生效,信安金融集團亞洲區主席歐陽伯權稱,調整收費的步伐尚未完結,在收購安盛的退休金業務後,強積金基金收費尚有下調空間,集團現正審視不同的基金。他表示,收費下調主要因規模效應,本港強積金行業在規模增加及競爭激烈的情况下,降低收費是必然結果,政府理應讓市場自由運作,而非透過立法強迫減費。
以資產管理總值計算,建信基金為內地第9大基金公司。袁時奮稱,兩隻南下基金分別是混合資產基金及債券基金,規模均超過30億元人民幣。後者若順利獲批,將是現時首隻南下的債券基金。另外,信安亦正籌備申請北上基金,現時有兩隻中港股票基金合資格,待準備好相關文件後會向中證監遞表申請。
早前信安宣布把4隻香港強積金基金的收費下調,2月1日生效,信安金融集團亞洲區主席歐陽伯權稱,調整收費的步伐尚未完結,在收購安盛的退休金業務後,強積金基金收費尚有下調空間,集團現正審視不同的基金。他表示,收費下調主要因規模效應,本港強積金行業在規模增加及競爭激烈的情况下,降低收費是必然結果,政府理應讓市場自由運作,而非透過立法強迫減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