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蘇嘉豪:勝選之後,你可以喜樂但不要忘形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28日 06:35
2016年01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我說過,我拚了命,也要把各位的淚水轉化成笑容。各位,我們都做到了。」4年後,民進黨完成前往總統府的最後一哩路,立法院首度政黨輪替。小英請支持者一起用快樂的心情,來迎接改革的第一哩路——台灣新時代的開始。勝選之夜,我在現場,雖然手上無票,也有被感動到。


蜜月期短很多

第二天醒來,興奮退卻不少,再聽着電視機一貫吵雜的評論聲,對執政者質疑的先天情緒很快又再發作。民進黨全面執政,尤其是在國會單獨過半以後,很有可能遭遇制衡真空的危機。進步小黨以至整個公民社會,能否以對國民黨的同樣標準來監督民進黨,不讓小英成為下一個「9%總統」,更是台灣進一步鞏固民主政治的關鍵門檻。冷靜回望這早已塵埃落定的選戰,儘管有周子瑜事件在最後關頭及時發酵,但逾百萬泛藍支持者分裂甚或放棄投票,投票率仍見新低,小英只較去屆多拿80萬票,總得票與馬英九連任時相若,基本盤擴充程度其實不如想像之大。歡笑背後太多暗湧早已潛伏四周,民進黨也相當清楚,但要處理妥當絕對不易,小英的蜜月期比想像中短很多。


小英準備面對的仍離不開經濟和政治挑戰。一來,青年就業、勞工權益、國民年金、油電雙漲、核能存廢等等,都源於政商勾結或國際大環境變動,並非單靠「往中間走」的選舉遊戲換個政黨換個總統就能輕易解決。猶記得當年阿扁勝選,不就以「清流共治」訴求成功動員厭惡黑金的社會力量嗎?後來經歷金融改革和多起弊案,還是逃不過財富繼續集中少數財團的收場。當年的政黨輪替,不僅未有把握時機破除國家扭曲經濟制度的威權遺緒,反而默許大財團主導政商的特權酬庸關係。二來,憲政改革和兩岸關係議題,所牽涉的更是台灣本身的主體性。當反對黨再成為執政黨,意味着重新被賦予「大局為重」的使命,故其政治態度轉趨保守乃可預見。然而,馬政府催生對於中國因素的不安社會情緒,已充分反映在過去8年的社運現場,太陽花學運是體制外的總爆發,「九合一」和這次大選則是把新世代力量結合體制的兩大標誌。小英如今除了要面對台灣意識主流化的新政治格局,還有未必甘於充當黨尾巴的新勢力進擊,徘徊保守執政與進步期許的取捨將成一大考驗。


謙卑、謙卑、再謙卑

選舉往往是感性的政治活動,但政治卻需要更多理性。大選落幕逾一周,街巷早已恢復平靜了,社會似乎也因此進步了。就在第三次政黨輪替以後,擦乾眼淚不久的台灣人也應該準備收起笑容,謙卑、謙卑、再謙卑地共同正視接踵而至的挑戰。4年前,敗選小英勉勵支持者要繼續勇敢:「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泄氣。」如今執政果實已經結成,「大家可以喜樂,但不要忘形」,應該是首尾呼應,也是盛世危言。畢竟民主不止有投票一刻,他們的對手也絕不止是國民黨而已。


作者是澳門社會運動者、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研究所學生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