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親華親美標籤非事實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27日 06:35
2016年01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在美國「重返亞太」和中國矢志開拓「一帶一路」戰略的大背景下,東南亞諸國的政治局勢及外交取態,往往成為外界焦點。同屬共產黨統治的老撾上周五先越南一步完成換屆,隨即迎接美國國務卿克里到訪,中聯部部長宋濤隨後以習近平特使身分前往老撾和越南,便惹來外界浮想。在越南,被視為「親華派」的阮富仲續任,被視為「親美派」的阮晉勇退下,有評論解讀為北京的外交喜訊,不過亦有研究越南的學者認為,這種劃分並不準確,任何越南領導人都更關心越南的利益,面對中美只有處理方式的差別。


高層只有「親越」傾向 重主權

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研究學系助理教授倫敦(Jonathan D. London)向本報稱,「親華」和「親美」的標籤非事實,他形容越南領導人只有「親越」一種傾向,同樣十分着重越南的主權利益,分別只在於其處理手法有差別──阮晉勇被視為「親美派」(或反華派),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其本人較為敢言,會更傾向公開發表批評中國的評論。


事實上,阮富仲去年成為美越關係正常化20年來首位訪美的越南最高領導人,當時他表明寄望兩國可以由舊敵變成朋友以至全面伙伴,又稱讚華府主導的TPP貿易協定,以及分享對南海問題的關注。


「保守派」「改革派」亦存誤解

倫敦認為,將阮富仲和阮晉勇分別標籤為「保守派」和「改革派」亦是誤解。他指出,越南領導人的基本目標大同小異,離不開令本國經濟融入東南亞以至全球、捍衛國家主權以及保住黨統治的合法性,而越南政治語境中的改革,很大程度上都只是指向經濟改革的部分。


倫敦分析,阮富仲只是屬於較為傳統的教條主義者,傾向較緩慢的改革,更着重確保黨本身對國家的控制,阮晉勇則屬於傾向更大膽改革的新一代領袖。在他看來,今次越共最高層人事安排的結果沒有驚喜,屬於連接新舊世代的過渡。


明報記者 周宏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