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懷胎七月的港婦,早前在日本旅遊期間突然作動,誕下一名「七星仔」,幸而母子平安。在香港,每一百名嬰兒之中,約有七名是早產嬰,偏偏Charlie卻「連中三元」,三名兒子也是搶閘出世的,其中幼子的胎齡更只有25周!
雖然早產嬰面對的挑戰較多,但不代表人生注定灰暗,在母親Charlie的悉心照顧下,三名兒子的智能和體能發展已追及同齡兒童,身為媽媽的,終可鬆一口氣。
愛熱鬧的Charlie,與丈夫育有三名兒子,幸福滿溢,但原來她每一胎都得來不易,每一名兒子,都曾經與死神搏鬥。
Charlie在18歲時懷有第一胎,因有前置胎盤的問題,懷孕至32周便要提早剖腹。在醫學上,胎齡小於37周出生的嬰兒便屬早產嬰,對當時毫無心理準備的她來說,十分惶恐,「澤林出生後三天,我才有勇氣近距離去看看他,因為老遠看見他身上有這麼多儀器,我已經感到很害怕」。
澤林留醫一個月才回家,但七個月大時,又患上川崎症,嚇得媽媽半死,「澤林當時持續高燒,心跳速度每分鐘高達200次,要立即入院做脊髓穿刺檢查,醫生說,如果再拖延一兩天,孩子便救不了」。
幸而澤林「爭氣」,川崎症康復後便沒有再患大病痛,今年16歲的他,個子已拍得上媽媽,並在主流學校念中四。
小時體弱 長大發展正常
2008年,Charlie再做媽媽,沒料到這胎同樣早產,而且比上一胎更早,「那天我正在髮廊工作,突然下體出血,於是急急去醫院,當時我只是懷孕至30周零兩天,沒想過朗軒就這樣出世了。」
出生時僅三磅半的朗軒,分別在三個月大和兩歲半時,接受疝氣(俗稱小腸氣)手術,醫院亦一度為他提供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Charlie說﹕「朗軒現在除了手肌略為弱些,在身高、體重、智力方面,已經跟同學沒有分別,他現在念小一,記憶力還很好呢!」
幼子25周生 母險切子宮
不過,相對長子和次子,25周零兩天出生的梓軒,便「棘手」得多,Charlie幾乎要切除子宮保命,「我懷胎五個月時,醫生已預告我子宮頸短兼宮口鬆弛,很大機會早產,所以我已有充足心理準備,只是沒想過生產時會大量出血,花了很長時間才止到,醫生曾說,如果仍然止不到血,便要替我切除子宮。」
由於胎齡細,梓軒只有1磅7安士,身體非常虛弱,肺、心臟、腦、眼睛也有問題,多次急救才把他從鬼門關搶回來。而醫管局亦批款數萬元資助他注射抗體,以預防被喻為早產嬰殺手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但憑着頑強的生命力,加上媽媽悉心照顧,剛足兩歲的梓軒,正牙牙學語,雖然,他目前仍要接受早期訓練,但預計也可像兩個哥哥般,入讀主流幼稚園。
作為過來人,Charlie鼓勵各位早產媽媽﹕「要樂觀一些,早產嬰的發展,不一定遜於足月嬰兒。而小朋友滿一歲後,就不要過分保護他,否則會缺乏抵抗力,任他跑跑跳跳,對心肺功能也有很大幫助。」
文﹕沈雅詩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雖然早產嬰面對的挑戰較多,但不代表人生注定灰暗,在母親Charlie的悉心照顧下,三名兒子的智能和體能發展已追及同齡兒童,身為媽媽的,終可鬆一口氣。
愛熱鬧的Charlie,與丈夫育有三名兒子,幸福滿溢,但原來她每一胎都得來不易,每一名兒子,都曾經與死神搏鬥。
Charlie在18歲時懷有第一胎,因有前置胎盤的問題,懷孕至32周便要提早剖腹。在醫學上,胎齡小於37周出生的嬰兒便屬早產嬰,對當時毫無心理準備的她來說,十分惶恐,「澤林出生後三天,我才有勇氣近距離去看看他,因為老遠看見他身上有這麼多儀器,我已經感到很害怕」。
澤林留醫一個月才回家,但七個月大時,又患上川崎症,嚇得媽媽半死,「澤林當時持續高燒,心跳速度每分鐘高達200次,要立即入院做脊髓穿刺檢查,醫生說,如果再拖延一兩天,孩子便救不了」。
幸而澤林「爭氣」,川崎症康復後便沒有再患大病痛,今年16歲的他,個子已拍得上媽媽,並在主流學校念中四。
小時體弱 長大發展正常
2008年,Charlie再做媽媽,沒料到這胎同樣早產,而且比上一胎更早,「那天我正在髮廊工作,突然下體出血,於是急急去醫院,當時我只是懷孕至30周零兩天,沒想過朗軒就這樣出世了。」
出生時僅三磅半的朗軒,分別在三個月大和兩歲半時,接受疝氣(俗稱小腸氣)手術,醫院亦一度為他提供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Charlie說﹕「朗軒現在除了手肌略為弱些,在身高、體重、智力方面,已經跟同學沒有分別,他現在念小一,記憶力還很好呢!」
幼子25周生 母險切子宮
不過,相對長子和次子,25周零兩天出生的梓軒,便「棘手」得多,Charlie幾乎要切除子宮保命,「我懷胎五個月時,醫生已預告我子宮頸短兼宮口鬆弛,很大機會早產,所以我已有充足心理準備,只是沒想過生產時會大量出血,花了很長時間才止到,醫生曾說,如果仍然止不到血,便要替我切除子宮。」
由於胎齡細,梓軒只有1磅7安士,身體非常虛弱,肺、心臟、腦、眼睛也有問題,多次急救才把他從鬼門關搶回來。而醫管局亦批款數萬元資助他注射抗體,以預防被喻為早產嬰殺手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但憑着頑強的生命力,加上媽媽悉心照顧,剛足兩歲的梓軒,正牙牙學語,雖然,他目前仍要接受早期訓練,但預計也可像兩個哥哥般,入讀主流幼稚園。
作為過來人,Charlie鼓勵各位早產媽媽﹕「要樂觀一些,早產嬰的發展,不一定遜於足月嬰兒。而小朋友滿一歲後,就不要過分保護他,否則會缺乏抵抗力,任他跑跑跳跳,對心肺功能也有很大幫助。」
文﹕沈雅詩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