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民主是個好東西,但如果操作不當,未必會有好的結果,非但不能推動社會進步,反而會造成一種災難。正如「阿拉伯之春」沒有把阿拉伯世界送入春天,反而送入寒冬一樣。這也好比練武功,方法得當,可以強身健體、增強功力;方法不當,則會走火入魔,讓人神志不清、行為混亂。當下的香港,已經出現了這種症狀,尤其是在立法會,拉布、流會現象愈演愈烈,折射出香港社會的「病態政治」。
症狀:神志不清 行為紊亂
立法會是議員以「民意代表」的身分發表意見、行使權力的地方,無論怎麼說、怎麼做,須為民代言、為民謀利,不偏不倚,據理行事。然而,觀察一些議員的言行,讓人詫異。
針對高鐵「一地兩檢」,有泛民議員說,寧讓高鐵工程「爛尾」,也要拉布阻止通過政府增加撥款的要求;針對拉布現象,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表示會考慮「剪布」,要求限時發言,泛民議員又稱這是「對議會的侮辱」;立法會開會,更有激進的泛民議員公開惡罵特首被逐,臨離場時惡狠狠地拋下一句話:「我要你永無寧日!」……透過這些情緒化的表達,可以看出一些泛民議員走火入魔,搞不清「我是誰」、「立法會是幹什麼的」,把立法會當成了泄私憤的地方。
創新科技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而香港的政府機構長期缺少一個專門機構專司此事,特區政府一直提出設立創科局的方案,竟然在立法會滯留了3年才獲通過,其間提出的問題達1000項之多,蹉跎歲月,錯失了多少機遇!言論自由理應保障,但香港的版權條例的修改歷經10年、公衆諮詢3輪、兩屆立法會共開會35次、與業界及網民開會20多次,至今仍擱淺於立法會,堪稱「奇蹟」!在近期一次審議中,有泛民議員竟要求40多次清點人數,平均每7分鐘就一次清點人數,讓立法會成了「點名會」,讓人匪夷所思。
「拉布」、「點人頭」和「流會」本來是民主議會制度的一種合法和「巧妙」設計,不到非常時期,不會輕易使用。但如今的香港立法會,一些人已將其演繹成一種常態手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讓議會成劇院,讓議事成兒戲,失去了制度本身的意義。逢中必反,逢「一國兩制」必反,逢特區政府必反,為反而反。為了反對,不擇手段。如此言行失常,可見病得不輕!
病因:病毒入侵 以劣驅良
自由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這也是一些民主先行國家「輸出民主」的理由。但事實上,任何國家向別國「輸出民主」都不可避免地「夾帶私貨」。這個「私貨」就是自己的國家利益,讓別國按照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對於接受民主的國家和地區來說,這些「私貨」就成為一種可怕的病毒,複製蔓延,侵害肌體。非洲、中東、拉美許多國家擁有西方輸入的民主,發展都不盡人意,這是深層次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這種可怕的「病毒」現在已經侵入香港。現在的香港,正處於以劣驅良的尖銳對峙階段,感染「病毒」的細胞與健康細胞正在進行激烈的對抗。比如,香港政改本來有一套辦法,這套辦法是依據《基本法》確定的,既於法有據,根基穩固,又循序漸進,可避免社會震蕩。但有人卻拋出一個「一步登天」的方案,提出「公民提名」等一些不靠譜的所謂「國際慣例」,繼而把「慣例」當成「標準」,忽悠公衆。其後果是:香港普選既沒有「一步登天」,也沒有「向前一步」,而是回到了「原地踏步」的狀態。又比如,特首任命港大校委會主席,合情合理合法,並無越權之處,一些人卻給其貼上政治標籤,甚至叫嚷罷課、遊行示威,鬧得沸沸揚揚。再比如,銅鑼灣書店老闆到內地配合調查,一些人卻誣陷「內地公安來港捉人」,妄加猜測,過度解讀,大肆炒作,延伸出嚇人的「政治背景」,搞得人人自危。
可以看出,無論是在立法會內外,這些「病毒」都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正試圖打亂香港社會的運行系統。一旦系統出現漏洞,「病毒」就可以大面積複製,顛覆整個系統,讓香港社會按照某些國家,或者某些政治勢力的意圖演變,這是那些「病毒」輸入者的真正目的。
危害:損害肌體 禍及長遠
拉布、流會的直接結果是癱瘓立法會,間接結果是讓特區政府什麼事也做不成,讓梁振英毫無政績可言,及早下台。立法會的一些政黨和議員為了這個政治目的,不惜犧牲公衆利益,讓立法會「病態運行」,愈病愈重,這實在是一種悲哀,其主要危害有三:
其一,經濟發展錯失機遇。香港回歸時,經濟總量約佔內地的30%,如今只有約5%。不僅總量縮水,多個國際權威機構的調查表明,香港的競爭力也呈下滑趨勢,香港急需注入發展新動能。如今,國家正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這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如果香港能扮演好「超級聯絡人」的角色,則可收穫巨大紅利。而立法會繼續「病態運行」,否決高鐵等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項目,則讓香港未來愈來愈邊緣化,錯失許多發展機遇。
其二,改善民生遙遙無期。香港面臨貧富差距增大、老年人口增多、房價過高、年輕人就業機會減少等民生難題。破解這些難題需要兩個要素:一是有錢,二是有政策。如果經濟發展長期低迷,錢從何來?如果特區政府的方案一次又一次在立法會擱淺,改善民生何時才能見到實效?
其三,對抗中央政府沒有出路。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港人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不能損害國家利益。這是香港社會應該遵循的一個基本規矩。然而,立法會一些議員逢中必反,香港一些人只要「兩制」不要「一國」。這樣發展下去,只能使香港陷於「中港隔離」、「中港疏遠」、「中港對抗」的境地,其結果是將香港引入一條死路。
拉布、流會折射出香港的「病態政治」。抱病前行,風險巨大,前途莫測。每一位港人都應慎思之!
作者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