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次強烈寒潮來襲,帶來59年一遇的最寒冷天氣。其間,飛鵝山、大帽山一度出現險情,大批登山或參加越野比賽人士求助,在警員和消防員努力下才化險為夷,未釀成人命死亡。不過,事態折射出來的問題,值得市民、當局(包括消防處、警方以至天文台)等檢討,以汲取教訓、亡羊補牢,使本港日後就極端天氣的禍害,更具預見性,並有適合和足夠配套設施應對。
寒潮威力超乎想像
冰雪封山百人陷險
今次寒潮橫掃北半球,約在半個月前,內地與其他國家地區的氣象機構早有預報,本港天文台也一再發出類似信息。由於這次寒潮來勢兇猛,勢必帶來大風雪,因此美國將之稱為「怪獸寒潮」,內地民間則以「霸王寒潮」形容,反映經歷過風雪的社會都預知今次寒潮非同小可,需要認真應對。在本港,市民根據天文台的信息,知道寒潮將帶來寒冷,改變入冬以來的暖和天氣,但是對於路面會出現結冰,不宜行車和徒步的景况,事前大多數人都意想不到。
事實上,寒潮不單帶來低溫,還颳起大風。周日凌晨約3時起,許多人都被突然颳起的狂風驚醒,風聲夾雜着屋外被吹倒、掀翻物件的聲音,甚為嚇人。不少人感覺威力較諸8號風球的烈風,猶有過之,如是者風勢歷經約兩小時,才平緩下來。天文台掛起8號風球,所有人都知道要做好防風措施,例如綁好露天物件等,可是市民對於寒潮的防範,只知道穿著足夠禦寒衣物,根本就沒有防風意識,天文台也沒有發出防風警示。
原本計劃好的越野長跑比賽遇到寒潮,比賽期間天氣急速變壞,導致數十名跑手身陷險境,報警求助。另外,以往每逢嚴寒天氣都有人駕車或嘗試徒步登上飛鵝山、大帽山等追尋霜蹤,今次寒潮適逢周末、周日,更多人憧憬一睹難得一見的冰雪景觀。因此,大批人即使路面濕滑,人車行走行駛險象環生,仍然執意趁熱鬧,湧向這兩座山,結果為路面結冰所困。求助者當中,不乏這類市民,他們與那些掛出8號風球之後才去赤柱、大浪灣等海灘衝浪的人,如出一轍,說明他們輕忽了極端天氣帶來的危險。
消防員在十分艱難的情况下完成救援任務,使受困市民悉數安全,未發生不能挽回的遺憾;消防員的工作和努力,值得肯定。不過,消防員在「冰天雪地」救援所見,暴露他們缺乏裝備和一些做法有違常識,使人訝異。例如路面結冰濕滑,難以行走,消防員起初連冰爪鞋也沒有,雖然他們一邊跌倒、一邊救援,但是處境和身段狼狽極了。另外,有消防員開喉噴水企圖衝開冰封路面,與撒鹽化解路面冰雪的一般認知迥異。事實上,向冰封路面噴水,等於製造更多冰,消防員的做法使人難以理解。
添置器材須避浪費
天文台須強化示警
此外,在現場執勤的警員,同樣缺乏應對冰封路面所需裝備。可以說,從市民與當局的應對,反映整體社會對寒潮認知不足,才出現近日的一些現象。香港位處亞熱帶,長年溫暖,即使是冬天,也鮮見如近日的嚴寒;因此,負責救援隊伍缺乏在冰天雪地使用的標準裝備,可以理解。今次寒潮是一次機會教育,說明在極端天氣,原本認為與香港無緣的冰天雪地,也會出現。極端天氣帶來的不單是嚴寒冰雪,還有可能出現其他狀况,這類恍似「未來世界」的景象,不可能單憑想像應對,只能參考其他國家地區發生過的極端天氣景况,然後按本港環境做適當準備。
今次寒潮暴露出來的裝備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只是近日的寒潮,以十年計才出現一次,是否值得購備大量裝備器材,然後堆存在貨倉,等候下次再見冰天雪地時拿出來使用,值得討論。當局在應對萬一所需和減少虛耗浪費之間,如何取得恰當平衡,避免形成另類浪費,是需要處理好的問題。
至於天文台,就今次寒潮來襲,不能說沒有示警,不過信息是否夠準確和足夠,是另一回事。例如天文台預測寒潮的最低溫度,較實際差3、4度。另外,市民就寒潮可能出現的情况,包括颳大風等,完全在狀况外,反映天文台要研究如何加強極端天氣的預警,提示市民須注意事項,讓整體社會有意識地趨吉避凶。還有是市民須自覺,知道一意孤行,最終可能害苦自己,警方封閉登上大帽山的路,是為了市民安全,市民的恰當做法是配合警方,避免害己累人。至於互聯網上瘋傳有女士被警員擋在大帽山路口,她極欲登山賞冰而破口大罵執勤警員的情狀,顯得蠻不講理,如潑婦罵街,就更加不應該了。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