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何國良﹕升得不合理 調整也可超預期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25日 06:35
2016年01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古語有云,事情總是一波三折,踏入2016只是短短3周,市場已經歷了這三重波折。從「熔斷」到離岸人民幣波動,再到港元匯率轉變,每一周都好像跟着預先編好的劇本一幕幕上演摧毀投資者信心的大電影。難怪,有評論猜說這些行動背後像是有組織的陰謀 !


筆者當然沒法驗證這些說法的真偽。但卻盡量嘗試利用本欄跟讀者闡明這些市場情况背後的一些前因後果和觀點,像上兩周,探討過熔斷機制是否成為A股市場急跌的原因,以至在改革後,除了單單盯着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外,有效分析人民幣匯率時應有的框架等。因為有了這些,我們不至成為誠惶誠恐的一群。本周我們來談談最近港元匯率的波動。


要談港元匯率這一段時間的變化,就先要從結餘總額這詞說起。跟友人和同業其實已討論此話題好一段日子了,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開設的結算戶口及儲備帳戶的結餘總額 (Hong Kong Aggregate Balance)反映香港銀行同業流動資金水平的一個指標。


量寬港元水浸 美加息後走資

在量寬策略推出後全球資金增多,結餘總額一直在攀升,由於在港資金充裕,香港銀行同業相互拆借的利息(HIBOR)亦因此維持在低水平一段很長的時間,這樣促使了以往不受歡迎以HIBOR訂息的按揭貸款流行起來,根據估計,自2009年起,以HIBOR訂息的按揭貸款佔了總體樓宇按揭貸款的85%。加上人民幣匯率在早前首次打破多年升值的趨勢,促使不同渠道的資金湧到香港以避險,高峰是去年11月的4000多億元,所以在港元需求殷切時,港元匯率亦不時觸及7.75的強方。


但自去年11月到現在,結餘總額開始改變多年來的情况(開始下降),心水清的讀者應注意到,這段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美國於12月終於開始加息!由於當時結餘總額在港仍是高水平,所以香港銀行並沒有立刻跟隨調高港元利率。但是,如果結餘總額中的流動資金因不同的原因,例如﹕本土資金的需要,美元利率及匯率的吸引,以至所謂的避險的功能等,逐步決定將留在本港的資金抽走,於是便出現上周大家看到的現象——港元匯率從7.75強方回順,同時HIBOR亦從多年低位上升。筆者長篇大論去闡明這些的始末,是希望大家了解這些變化背後的含義,不要凡事都往最壞的情况去想。


了解現象原因 毋須過分悲觀

在錢幣的另一面,我們需要注意香港在人家量化寬鬆促成的超低利率運行了好一段長時間。資產價格亦因此被拉升至好不合理的水平,若非由供需關係平衡所拉動的行情,當情况出現逆轉時,往往調節亦可能超出一般的預期,大家在這方面就不能掉以輕心。


安保投資亞洲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