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冀落實供給側改革 服務業擔當火車頭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25日 06:35
2016年01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沈建光認為,若要帶領內地經濟及股市走出困局,中央除了首要穩住人民幣匯價外,亦要加快在服務業落實「供給側改革」,「中國目前還有很多服務業需求沒有辦法被滿足。舉個例子,現在中國的有錢人都到香港、台灣、韓國及日本去看病,因為過去內地對醫生私人開業限制多,由公營醫院主導,行業效率不高。內地若參考香港的經驗,鼓勵及支援更多私人診所成立,提高醫療服務的水平,便是實現供給側改革。」除了醫療市場外,沈建光認為,教育、文化及資產管理均屬內地可以進一步開放的服務業,表示這些行業日後若發展至「如飲食業一樣以民企主導,百花齊放,價廉物美多好」。


以民企主導 價廉物美

另外,沈建光表示,目前內地有1億名農民工在各大城市工作,惟由於他們沒有當地戶籍,無法取得當地政府提供的住屋、醫療及教育福利,其小孩更往往要留在原居地不能帶到城市。在2013年舉行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曾提出,讓相關農民工取得當地戶籍,惟沈稱當局至今未有公布該政策的進展,他認為有關步伐可以加快。


予農民工城市戶籍 刺激商品需求

沈建光解釋,1億名農民工連同他們的家人,總數便有2億至3億人,他們若取得城市戶籍,可以增加當地住屋、購物、醫療及教育的需求。


至於需求大爆發後如何增加供應滿足呢?沈建光認為,中央可向發展商購入部分賣不出去的住房,再低價出租予農民工家庭,另開放醫療及教育市場予民間資本,結合政府及市場力量解決問題,「其實這就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中國夢』很好的體驗,讓低收入民眾分享改革開放成果,過上有體面的好生活」。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