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工:中介誤導來港「假難民」飈升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25日 21:35
2016年01月25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目前滯留本港申請「政治庇護」、「酷刑聲請」及「受不人道待遇」等外國人,已接近1.1萬宗,今年施政報告提出要檢討審批程序以加快清理累積個案。有專責服務的社工組織透露,近年承認濫用機制的「假難民」確有上升趨勢,該組織由2009年每兩三個月有1宗,激增至近兩年每周便接獲3、4宗,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越南等地,受中介宣傳誤以為可來港打工。有學者認為,是機制運作有問題,拖長審查時間,令有確切需要的聲請者「無辜」滯留無期。


明報記者 利君雅

付10萬來港後中介「失蹤」

前線社工Jeffrey Andrews,在港服務酷刑聲請者及難民達6、7年,他說現時服務個案已達約5000宗,有關聲請者主要需要住屋、食物、日用品及緊急援助金等基本協助,甚至教育及心理支援等。據他觀察,近兩年每周也有3、4名求助者會向他坦白傾訴,道出自己來港是因為在本國被中介招攬,聲稱香港「有地方住亦有得打工搵錢」,付上不多於10萬港元的介紹費後,先乘火車或飛機到內地獲不同中介接應,再輾轉以火車或船來港,惟抵港後中介便會「失蹤」。Jeffrey說:「他們多來自窮鄉僻壤,有不少冒險借貸來交中介費,來港後發覺『被騙』,生活潦倒下求助。」


近半年15人主動要求遣返

Jeffrey表示,其中心會直接拒絕協助這批不符合難民資格的人,有些「不甘心」的會到黑市打工,但最終會因沒有保障而「死心」,近半年有15人最終主動要求協助接觸入境處安排遣返:「佢哋在香港打黑工搵的錢,連在香港生存都難,更不要說可以還到錢」。但即使主動要求遣返,亦要待多2、3個月才獲通知遣返之期。


有不法集團招攬打鬥

然而Jeffrey留意到,近期明顯有被拒絕的個案,及後會遭不法集團招攬:「隔一段短時間後再見到他們,突然衣著光鮮,又會發現他們參與打鬥等」。他認為「假難民」問題源於跨國人口販賣,建議政府直接聯絡相關國家商討解決。


學者倡增審查人手

港大法律學院副院長楊艾文認為,本港現時滯留的聲請申請個案,主要是因審查機制造成的延誤而累積,不少個案因程序問題要上訴,「如果審查機制的程序公正有據,便能縮短時間」。他又批評政府輕視有關問題,「以為只是臨時性」,只想「找捷徑」解決,建議當局增加負責審查的上訴委員會的人手,同時提供對世界時政、文化及語言等相關訓練,才能有效處理個案。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