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年年有新口味賀年糕點推出,同一個款式,有人大叫新奇,有人卻嫌不倫不類。何時開始,賀年糕點愈變愈多花樣,冬蔭功味?斑蘭味?芝士味?海景嘉福洲際酒店中菜行政總廚梁輝雄(左圖)表示,「以前大家都只會吃椰汁年糕、臘味蘿蔔糕、馬蹄糕這幾款。當年第一次推出其他口味應該是酒家,然後酒店才跟住做。當時的新口味離不開是紅豆糕,或在年糕上加燕窩。我想是多了年輕人追求新事物,所以食肆才要不斷想出新口味迎合市場需要。」而著名食家「大師姐」麥麗敏(右圖)認為,初時各食肆一直集中在甜糕上起變化,近幾年新口味熱潮終於延到鹹糕上,較常見的有將外國食材糅合中式材料,如於糕內加入黑豚肉、西班牙火腿等。
當各大品牌各師各法研製新口味,她卻認為不是標奇立異就能大受歡迎。「初一初二拜年蒸糕是我們由細到大的comfort food,在這些傳統節日,若要加入新食材,要考慮的不止購買者一人,還要顧及整個家庭能否接受,其實是一個挑戰。所以選用食材時也要用一些我們熟悉的材料,否則人家覺得陌生,就會認為不是吃慣的味道。」她舉例把中國人常用的薑汁放入傳統年糕,就較令人接受。
當各大品牌各師各法研製新口味,她卻認為不是標奇立異就能大受歡迎。「初一初二拜年蒸糕是我們由細到大的comfort food,在這些傳統節日,若要加入新食材,要考慮的不止購買者一人,還要顧及整個家庭能否接受,其實是一個挑戰。所以選用食材時也要用一些我們熟悉的材料,否則人家覺得陌生,就會認為不是吃慣的味道。」她舉例把中國人常用的薑汁放入傳統年糕,就較令人接受。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