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和沙特經貿合作是建立在互補互利基礎上的,就如中國駐沙特阿拉伯大使李成文說,沙特是能源富裕大國,但工業基礎薄弱。而中國工業製造業強大,但缺少能源。
中方缺能源 沙特工業弱
沙特經濟產業結構單一,主要是石油開採及石油化工工業,石油收入佔國家財政收入的75%左右。而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體系。2014年,中沙雙邊貿易額已達691.5億美元(約5413億港元),是1990年建交時的230多倍;其中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近5000萬噸,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16.1%。
自去年油價下跌後,沙特經濟發展面臨挑戰。近年中國也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過剩產能向海外市場轉移,是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一種手段,沙特無疑是最佳的海外市場。
如今沙特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場,沙特的大型中資企業達160家,業務覆蓋鐵路、房建、港口、電站、通訊等多個領域。 中國需要沙特石油,沙特則需要中國除石油外的所有產品。李成文毫不諱言,雙方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和「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明報記者
中方缺能源 沙特工業弱
沙特經濟產業結構單一,主要是石油開採及石油化工工業,石油收入佔國家財政收入的75%左右。而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體系。2014年,中沙雙邊貿易額已達691.5億美元(約5413億港元),是1990年建交時的230多倍;其中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近5000萬噸,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16.1%。
自去年油價下跌後,沙特經濟發展面臨挑戰。近年中國也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過剩產能向海外市場轉移,是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一種手段,沙特無疑是最佳的海外市場。
如今沙特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場,沙特的大型中資企業達160家,業務覆蓋鐵路、房建、港口、電站、通訊等多個領域。 中國需要沙特石油,沙特則需要中國除石油外的所有產品。李成文毫不諱言,雙方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和「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