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岱惟悟:國民黨雖敗選卻未死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20日 06:35
2016年01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正如選前普遍預期,蔡英文和她擔任主席的民進黨在2016年台灣大選中勝出。


海內外諸多傳媒都着墨分析國民黨敗選的原因,均有見地,而選舉結果顯示台灣民眾選擇了政黨輪替卻是不爭的事實。在民主政制中,政黨輪替是常態。政治涉及國家治理、利益分配和權力鬥爭,一個執政黨未能妥善處理國內外矛盾或妥善處理權利或利益分配等都會成為反對黨批評的焦點和爭取選民支持的議題。


反對黨是在野的,它的弱點容易被掩飾。民眾切身感受通過傳媒渲染,執政黨的缺點就會被愈放愈大,最終會導致政黨輪替。當然,執政黨可以憑藉其政績和利用所掌控的資源克服反對黨的挑戰,進行有利己方的宣傳。


在馬英九政府任內,除2010年外,台灣GDP增長率遠低於上世紀的後50年,甚至比陳水扁任內還略低。美歐日經濟疲弱和需求減少,大陸經濟崛起也令台灣相對競爭力下滑,無論陳水扁還是馬英九政府都無法讓台灣經濟重新回到生機勃勃的時代。現時兩岸經貿關係密切,那是解決台灣經濟困局可行的方案,但不論台灣商品出口到大陸還是企業到對岸投資,都可能在不同群體間出現收入和財富分配新的不平等,其中擁有資本或市場急需技術的人較容易獲益。


在這種環境下,年輕人並不容易得益,因為多數年輕人既沒有資本也沒有熟練的技術,因而會對演變的環境感到不滿。此外,青年學生容易有反叛的性格,喜歡挑戰權威。昔日的威權統治、以「百年老店」自居和擁有龐大黨產等都令正值執政的國民黨較難吸引青年選票。


黨內仍會有一番內鬥

台灣藍營中的幾個政黨都是從國民黨分裂出去的,而在國民黨內,從馬王內鬥、無人參選到「換柱」等不停息的內鬥風波更嚴重挫敗了國民黨的士氣和讓其支持者氣餒。國民黨已召開臨時中常會,宣布由黃敏惠代理主席,並擬召開中常會正式選舉新的主席。縱然已經敗選,國民黨內卻仍會有一番內鬥。


台灣是次大選投票率為66%,低於1996年以來的各屆。3名候選人蔡英文、朱立倫和宋楚瑜分別贏得56.1%、31.0%和12.8%的選票。民進黨在立委選舉拿下113席中的68席,國民黨拿下35席。投票率和國民黨得票情况顯示綠、藍支持者和中間選民比例大致相若,藍營票源被分流,且部分藍營支持者沒有參加投票,中間選民在這次選舉中較傾向綠營。


民進黨國民黨繞不過的坎

自民國以降,國民黨可說是一個不太成功的政黨。無論在大陸還是在台灣,國民黨都重蹈一個從大變小的過程。但如前述,這次選舉的實質是台灣選民選擇了政黨輪替。國民黨在選舉中失敗了,它會瘦身,也不一定能保住全部現時的黨產,它自然又變小了。


作為反對黨後,國民黨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找民進黨的岔子搞點事。而在兩岸關係上,國民黨還是要比民進黨熟悉一些,陸方也比較能接受國民黨。未來,民進黨繞不過的坎是承認「九二共識」,國民黨繞不過的坎則是內部團結。


作者是資深香港評論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