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吉隆坡大寶森節 黑風洞參拜戰神 神茅串起社區民族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9日 21:35
2016年01月19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清晨四時許,昏黃的街燈照着還未熟睡的人家,住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Thiagu整家人一早已起牀,並且為當天的印度教節日——大寶森節作準備。Thiagu家門前的車行道被房子透出來的燈光照亮了一小片,那裏放了一張圓櫈,已為兩孩之父的Thiagu坐上去,幾個男性親戚合力把那個用木板和數以百計的孔雀羽毛裝飾得華麗非常的大牌坊抬出來,穩紮的附在金屬支架之上,然後將之放到Thiagu肩膊上,微調位置以確保重達30公斤的牌坊和支架的重量平均分配在兩邊肩膊上。和我在一旁觀看,同丈夫一樣是泰米爾人但信奉天主教的Thiagu太太說道﹕「負上這麼重的Kavadi,赤腳又走又舞一整天,還要走上200多級階梯,我確信是有神力的!」


揹30公斤牌坊 赤腳又走又舞

Thaipusam(大寶森節),是紀念印度教中的女神Parvati賜予戰神Murugan一支神茅,以降服魔鬼Soorapadman,而Murugan又被稱為泰米爾人的神,所以對泰米爾人來說,此節日特別重要,並且定在泰米爾曆法裏「Thai月」的月圓之日(通常在西曆的1月和2月之間)。由於泰米爾人廣泛分佈於南亞多個國家,所以除了印度南部,斯里蘭卡、新加坡等都有這項宗教活動,而最大型和最有名的可說是馬來西亞吉隆坡每年在黑風洞(Batu Caves)的大寶森節,這個天然的石灰岩山洞內建有一座印度教廟宇,外頭豎立了一個全球最大、高42.7米的Murugan像。


大寶森節的前一天,在金馬車的運送下,另一個Murugan神像(正日之後會搬走,返回吉隆坡市中心一間廟宇)已經到達Batu Caves,有些信眾為了避開正日的極度擁擠而提早前來參拜,這時候Batu Caves一帶的氣氛相對輕鬆得多,那裏有些志願團體的攤位免費提供飲料甚至膳食,多個賣祭祀用品的檔口,再加上熟食檔和乾貨檔,猶如一個小嘉年華,很多人一家大小扶老攜幼,從容不迫地攀上那洞前272級階梯,有的頭上頂着一壺供奉用的牛奶,有些小朋友甚至提着迷你Kavadi前來參拜。


淨身進入「恍惚」狀態 祭品鈎身上

Kavadi意思是「重擔」,信眾或獻身者特別在大寶森節提着這些重擔前往供奉Murugan,祈求得到幫助,戰勝邪惡(生命中的困難)。對小孩來說或者只需要提着迷你Kavadi走完那200多級樓梯,但對於要頂起巨型Kavadi兼舞蹈來獻身的成年男性來說就沉重得多。好像Thiagu,他在大寶森節21天前(有些更早於48天前)開始淨身,每天只吃一餐素菜、不剪髮不剃鬚、不近女色、素衣席地而睡,Thiagu太太向我解釋道﹕「這樣才能進入更深層的『恍惚』狀態。」


就是這種進入恍惚狀態的過程令這個節日更添繽紛而神秘。天一亮,我跟隨Thiagu和他一家來到黑風洞附近的Batu River,所有背負Kavadi的獻身者都先來到河邊沐浴,然後預先約好的樂隊會個別為他們奏出強勁得令人暈眩的鼓樂,加上焚香和喃喃誦經,獻身者開始進入狀態,助手為他們加配Kavadi,Kavadi除了指那些托在肩上的大牌坊,也包括直接鈎在皮肉上的小奶瓶、水果、花朵等等。這時候,最令旁人看得肉緊甚至驚怕的,就是一支Murugan神茅模樣的針或大小各異的鐵棒穿過獻身者的眉頭和(或)舌頭,甚至由一邊面頰穿入,另一邊面頰穿出。據說,由於獻身者已進入狀態,他們不會感到痛楚,也不會流血,有點像我們所認識的神打,獻身者被指會被不同的印度教神明所附,性情大變,有的搔首鼓腮,一看便知道是猴子模樣的神明Hanuman,有的瞪大眼睛吐出舌頭,沒錯就是神明Kaliamman附身了,披着獸皮在吞雲吐霧的相信是神明Shiva。當你在Batu River附近走一個圈,有如在多個印度教神明之間穿插,獻身者個個手舞足蹈,縱使肩負數十磅、舌頭皮膚等被戳穿卻仍然「鬼打咁精神」。


被眾神「附身」 刺破皮肉不見血

大寶森節在馬來西亞多個省份皆為法定假期,每年這天有大概150萬的印度教徒和遊客前來黑風洞參拜或觀摩。可想而知,從河畔到山洞之間才大概600米的距離,為何在大寶森當日要走上半天,在大馬又潮又熱的氣候之下,最後還得爬上那272級階梯,莫說是持着相機的我汗流浹背,獻身者多負重量,皮膚還被不知多少個鈎和「神茅」刺破,或者真的需要一點「神力」才能撐得住。


山洞裏是幾個不同印度教神明的神社,其中當然有最重要的Murugan神社,據說獻身者被神明附身後記不起任何事情,但是去到黑風洞內卻感到與神明有一刻的交流,並且被深深感動。我見他們來到Murugan神社前放下Kavadi,祭師為獻身者喃嘸幾句,舌頭上的「神茅」被拉出來後便立即昏倒在地,十秒八秒後蘇醒過來,從眼神可見已回復正常,口不見吐血,原本被刺穿的地方不見血也不見傷口,的確有點不可思議。


在大寶森節之中背負Kavadi,在很多印度教家庭之中是父子相傳的「事業」,Thiagu從他父親繼承了這傳統,現在他的大子才不過十多歲,雖未是時候讓他接力,但也是時候讓他去學習傳統文化、學習紀律。用科學角度看大寶森節,或許有不少迷信成分,但有一樣筆者相當肯定的,就是透過大寶森節家庭團結了,社區也凝聚了,而印度教的傳統和習俗也得以承傳下去。


■旅遊錦囊

簽證﹕特區護照可享一個月免簽,BNO則享三個月免簽

匯率﹕馬來西亞令吉MYR,廣東話俗稱「溝」,1 MYR約兌1.76港元

機票﹕2016年的大寶森節在1月24日,機票來回香港吉隆坡,1月22日飛,1月25日返,約$1300起(資料來源AirAsia)

文、圖:基斯

編輯:梁小玲

trave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