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盧楚仁﹕港元隨時掀風暴 勿掉以輕心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8日 06:35
2016年01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金融市場繼環球股市下跌、油價跌、人民幣跌、貴金屬跌、商品期貨跌、樓市跌、英鎊和商品貨幣跌後,現在就連強勢的港元(兌美元)也跌;而港元下跌中,雖然我的客戶們沒有因此損手,但港元下跌,卻隱藏了另一可能在醞釀中的危機,所以,不得不在此提醒大家有關危機可能即將爆發。


回顧港元被狙擊的歷史,香港金融市場都幾乎兵敗如山倒,如1983年和1997年兩個經典例子便可說明一切。先說1983年,因中英談判破裂,導致大量資金外流而引發港元兌美元暴跌,在骨牌效應下,港股和港樓也相繼暴跌。當時的情况慘不忍睹,有些樓價更大跌九成,我記得有一幕,就是我放學回家,媽媽要我馬上去超市買米和其他糧油食品,但當我去到超市,所有白米和糧油食品均已被一掃而空,現場十分混亂,這畫面我到現在都無法忘記。之後到1983年10月15日(星期六),港府財政司彭勵治宣布實行聯繫匯率制度,並在10月17日正式生效,失控的情况才告一段落。


以往港元遭狙擊 骨牌效應累股樓

至於1997年就是另一個故事,而97年的情况和現在的確有相似之處。當年以索羅斯為首的量子基金,在96年尾開始策劃在97年初開始名為立體戰爭的亞洲區貨幣狙擊。雖然他們的最終目標是香港,但卻先在年初狙擊泰銖,交戰半年,直到97年7月1日泰國央行宣布棄守泰銖,量子基金繼而狙擊其他亞洲區貨幣,如馬幣、印尼盾、台幣、韓圜、坡元甚至日圓。當所有亞太區貨幣均前仆後繼地敗倒之後,索羅斯挾着雷霆萬鈞之勢來狙擊港元。當時金管局一方面動用外匯基金接港元沽盤,二方面狂挾拆息上升。去到97年10月23日,銀行同業拆息從之前的6厘被挾上100和200厘,最終要到280厘歷史新高後才見頂回落,而在83年,拆息也只不過被挾到60厘而已。雖然保了聯繫匯率,但索羅斯卻借來大量股票,趁拆息被挾上而拋售借來的股票,跟手再在期指市場大手做淡,這就是他所謂的立體戰爭,即是全方位沽港元、沽港股和沽期指,這是有別於他92年狙擊英鎊一役,獨沽一味,只狙擊匯市而已。


過去泡沫式上升 樓市或重現九七慘况

綜觀而言,現階段港元下跌一方面是有投機者做套息交易,即買入美元而沽出港元,來賺取些微的息差和匯率差額。二方面是人民幣之前急跌,令香港投資者沽出人民幣轉回港元,令港元強勢,但人民銀行上星期大規模干預後,令人民幣企穩也令港元回軟。三方面是投資者對香港經濟和金融市場看淡,又或者這些投資者是在外圍投資損手爛腳,要班「資」回朝救市補倉,故要撤走在港資金令資金外流。現階段來說,雖然港元不像被狙擊,不過未來就不敢保證沒有這個可能性,但無可否認,情况的確令人十分擔心。若港元走資情况惡化,港匯繼續受壓下跌,在人心脆弱下不排除吸引大鱷捲土重來,藉狙擊港元,迫使港元拆息挾高來做空港股和期指獲利。到期時香港樓市更加雪上加霜,再加上過去泡沫式上升而累積龐大升幅,樓價重現97年插水式下跌絕不為奇。


上周四和周五港元受壓,創下12年最大單日跌幅,跌至4年新低7.7991水平,除了影響港股下跌外,上周五亦令歐美股市繼續下跌,不單止股市,除日圓、歐元和金價因拆倉及避險上升外,英鎊及商品貨幣均全面下跌。所以,若本周形勢無所改善的話,首先港元會跌破7.8水平而下試7.83水平(圖1)。至於英鎊及商品貨幣極有可能進一步下試更低水平。總結來說,港元下跌是危險信號的啟示,讀者們千萬要留意着事態發展。


■最新一集「投資36計」

由東盛期貨行政總監盧楚仁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36計」,分享專業投資心得與策略,如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37332.htm

東盛期貨(經紀)市場 行政總監

[盧楚仁 金匯商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