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伍創業:新供應大軍壓境 樓價續跌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8日 06:35
2016年01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上周發表施政報告,樓市政策上仍然以增加住宅供應為主軸,當中提到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宅市場供應量約為8.7萬伙單位,創近6年來新高,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決心可見一斑。筆者相信隨着供應增加、經濟下滑及息口上升等因素的影響下,料未來樓價將有約一成的跌幅。樓價調整有助減輕市民上車負擔,無形中造就更多置業機會,長遠而言對樓市發展有穩定作用。


本地的房屋政策一向以控制房屋供應為主要手段,如2003年樓價大跌,政府隨即減慢推地,致令於2009年第三季公布的潛在一手供應僅約5.2萬伙。後來金融海嘯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推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帶動全球資產價格大幅上升,同時本港樓價亦隨步上揚。


此一時彼一時,現時政府為了穩定樓市,重拾增加土地供應步伐,積極覓地及推地,預計未來4年達約8.7萬伙潛在一手供應,較低位時增加達67%。供應增多的直接結果,是近月樓價和租金漸見回落,扭轉了樓價和租金只升不跌的走勢。


新供應大軍壓境之下,發展商賣樓速度只快不慢。上周有發展商就表示今年擬推逾6000伙新盤,創1997年後的新高。為了刺激銷情,新盤除了提供折扣優惠及高成數按揭等指定動作外,亦會以「吸引價」搶客。據資料顯示,近年一、二手溢價大幅收窄,從逾3成高位逐步回落,更曾出現負溢價,意即新盤平過二手樓,部分供應重鎮甚至比同區二手樓低逾一成,故此近年一手註冊比率亦節節上升。


市場預期,今年美國大幅加息的機會不大,對供樓負擔的影響有限,加上本港失業率現維持約3%低位,亦是另一個樓市穩定的重要指標之一,故此相信未來樓價不會出現「急瀉式」下跌。有意上車置業的人士,不妨藉此尋找「筍盤」把握置業機會。近期淡市亦令市場積存一定購買力,究竟今年春節過後會否一如過往爆發小陽春,還需拭目以待。


香港置業 高級執行董事

[伍創業]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