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布少明:淡市買樓 討價還價有竅門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8日 06:35
2016年01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有人說上車講求天時地利,其實最重要只有兩個因素—能力與心態。現階段樓巿「牛轉熊」,《施政報告》重鎚谷供應,樓價受壓乃不爭事實,有人怕蝕底,有人大無畏,買與不買非是日議題,最重要是筍盤在前,讓有心置業者掌握樓巿行情與實用技巧,方為精明入巿的先決條件,一切由減價與議價說起。


過去數月,細價樓樓價顯著回落,個別單位跌價達一至兩成,如沙田第一城入場價已降至300多萬,嘉湖山莊更跌見「2字頭」,當下大部分買家都出盡牙力壓價,個別更試圖以奇招突圍,早前便有傳媒提及不少人為上車搬出各項「新奇」理由,如準新郎指外父苛索大筆禮金,求業主讓步賣樓,有代理呼籲賣家「賣平啲」以義助年輕人上車,沒有最煽情、只有更煽情。以筆者經驗,十個買家中有兩、三個會以私人理由向業主「動之以情」,同情分最多換來減一萬幾千,效果屬「有限公司」;原因好簡單,業主與你萍水相逢,東家不賣賣西家,為何要闊佬他人,刻薄自己?軟功不成,硬功對待,不少人以為數算單位缺點會令業主心虛腳軟,須知道當「塘邊鶴」踩低單位亦屬睇樓大忌,最終鋤價不成反招惹業主反感。


經驗之談,最明智是入巿前勤做功課,除留意單位網上估價外,同時向代理了解地區、屋苑單位及業主背景,再與賣家展開理性分析,撞正高位買入或急售者,如受近日股巿波動影響,個別業主投資失利,或影響供樓還款,造成沽壓,該類業主放盤意欲相對強,議價時往往較「好相與」。


除往二手巿場尋寶外,新樓亦是另一條置業大道。發展商不會直接劈價去貨,取而代之是繼續以加碼優惠及高成數按揭。雙管齊下刺激巿場購買欲,現時一般按揭可承做最高樓價八成,近月高成數按揭有蔓延至豪宅、甚至超豪新盤的迹象,惟當減風續吹,交投進一步現放緩,八成按揭效力褪色,供應集中地段的新樓,有機會擴大至九成按揭促銷。


美聯物業 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