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明康倡建「國際金融長城」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10月12日 05:35
2010年10月12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G20首爾峰會下月在貨幣戰陰霾下召開,全球金融改革再受關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主席劉明康高調呼籲簽訂國際條約,打造「金融長城」,防範主要跨境金融機構的崩潰風險。《華爾街日報》形容,這是中國罕有提出有關整頓全球金融框架的公開建議,並將其重要性與去年周小川提出建立超主權儲備貨幣相提並論。

劉明康在歐洲貨幣與機構投資者集團(Euromoney Institutional Investor)旗下「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網站撰文稱,兩年前的金融危機,突顯跨領域(cross-sector)與跨境(cross-border)的金融體制問題,各國已實施一系列改革,處理跨領域風險,如美國的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英國把金融服務管理局併入英倫銀行、歐盟計劃成立3個泛歐監管機構等,但對跨境風險較少關注。劉明康指出,各國協調尋找解決方案,是處理跨境風險的重大挑戰,但要避免另一場金融危機,各國必須迎接這一挑戰。

《華爾街》﹕中方改革意見不尋常

劉明康認為,跨境金融監管合作面對3大障礙﹕一是各國監管部門缺乏足夠溝通;二是各國監管部門傾向保護本國金融機構;三是監管法規各有不同。他建議制定國際條約,作為各國分享信息、公平對待不同國家利益相關者及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共同準則。他指出,國際條約可就應對主要金融機構垮台問題,提供明確及可預見性的適用規則,限制各國金融管理機構自行決定採取單邊行動的可能;若不建立國際條約,「一些國家將仍有機會偏袒其國內金融機構,這不利於國際社會」。他還呼籲各國的會計準則應更加統一。

劉明康總結稱,監管規則作用應是「預防勝於治療」,「2000年前,中國人修建長城來防禦『蠻族』,今天,我們需要修建一個全球『長城』來保衛各國的金融安全,這長城對於世界各國都利益攸關,因此需要大家共同建設」。

《華爾街日報》形容,雖然中國在批評金融危機成因,諸如監管失效等,向來直言不諱,但中方就如何改革全球金融監管體系給出具體意見卻不尋常,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去年在G20倫敦峰會前接連發表多篇文章,倡議創立一種替代美元的儲備貨幣,便曾引起國際社會廣泛討論。

下月的G20峰會,被外界視為美國就人民幣匯率向華大舉施壓的舞台,劉明康拋出建立「全球金融長城」的概念,似有反客為主、主動出擊之勢。事實上,劉明康的言論,便隱然有批判歐美在處理「大得不容倒閉金融機構」等問題上存在私心,單靠歐美發達國自行處理,不足以確保全球金融穩定不受牽連。

G20反客為主 暗批歐美私心

對全球金融監管業來說,中國還只是初來乍到,去年才加入負責制訂銀行資本規定的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但中國參與監管跨境金融機構的意願與日俱增,正爭取在IMF和世界銀行這兩大機構中擁有更多話語權,以更好體現它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報道指出,中國雖已擁有多家市值居世界前列的銀行,但它們現時影響力基本上只限於境內;惟這一點可能在未來幾年有所改觀,皆因中國大銀行正積極向外擴張,再加上北京不斷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銀監會想隔絕國內金融系統不受海外風險的影響將愈來愈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