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月中國走資變本加厲 外匯佔款減7082億 歷來最勁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6日 06:35
2016年01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走資情况續惡化,人行昨日公布,去年12月的央行口徑外匯佔款大跌7082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4.8萬億元,單月跌幅創歷史紀錄,反映走資情况漸趨惡化。此外,12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僅增加5978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7000億元,廣義貨幣(M2)按年增長13.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1個百分點,顯示市場流動性充裕,但信貸需求疲弱。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分析認為,走資嚴重下,人行應先下調存款準備金應對。去年12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大減,規模比8月人行大貶人民幣匯率2%時的跌幅增加逾兩倍(見圖),加上此前公布的12月外匯儲備亦創歷史紀錄減少逾千億美元,顯示在該月人民幣匯率急跌下,購匯需求猛增。


人行多管齊下增流動性

不過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健認為,雖然2016年1月匯率進一步暴跌,引發資本外流預期升溫,但人行和外管局出手干預下,不排除1月份央行口徑外匯佔款降幅會略收窄,但要注意1月份受春節及新一年購匯限額重置等季節性因素,令中國仍面臨較強資本流出壓力。


在外匯佔款大減,資金出逃情况嚴峻下,人行近期已透過各種貨幣工具向市場提供流動性。


繼本周透過逆回購於公開市場淨投放400億元外,昨日亦向9家銀行展開為期6個月的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合共1000億元,利率與對上兩次提供MLF時一樣為3.25%。


澳新銀行﹕最快月底前降準

另一方面,12月人民幣新增貸款比預期低。


澳新銀行稱主要由於信貸需求疲弱,以及信貸風險上升,導致銀行放貸審慎,考慮到減息會惡化資本外流,人行或最早本月底前降準0.5個百分點,以減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然後再可能降低常備借貸便利的利率,代替直接的減息。


此外,12月的廣義貨幣(M2)按年增13.3%,狹義貨幣(M1)按年增15.2%,增速均比上年同期高。


M1增15% 人行﹕企業趨活躍

人行調查統計司長盛松成解釋,M1增加顯示企業活躍度有所提高,一來去年底企業存款定期轉活期較多;此外去年下半年以來券商的客戶保證金大量減少,令活期存款有增長。


至於M2增速亦較快,除了受M1拉動,亦因為全年各類貸款、債券和股權投資增加,導致了衍生的存款相應增加。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