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5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122周年冥誕。據大陸傳媒和外電報道,數以萬計來自20多個省區和當地民眾當天清晨起陸續在這位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的家鄉湖南韶山聚集,舉行各項紀念及慶祝活動。
有人會說,這反映了今日在經濟和政治上已經崛起的中國,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民智未開。的確,除非你對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這兩場近代中國人的大災難,以及毛澤東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一無所知,否則你又如何能夠聽到別人高呼「毛主席萬歲」而不發一聲冷笑?沒有共產黨也許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澤東也許真的沒有中國共產黨;問題是我們同樣可以說,沒有毛澤東的離世,就沒有今日中國的繁盛強大。中共1949年建政,改革開放的過程卻要在毛澤東死後才得以展開,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那即是說,身為中國人,除非你嚴重信息不足和了解不夠(ill-informed),否則要毫無保留地歌頌毛澤東,對你來說,應該是需要運用鋼鐵意志才可以完成的高難度行為(an act of will)。
這又牽涉到如何理解紀念毛澤東這個政治和社會現象。大陸的經濟發展放緩,貪腐問題嚴重,社會矛盾尖銳。在這樣的情况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常常遭到剝削與被迫離開家園的工人與農民紀念毛澤東,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紀念毛澤東,而是表達對現實的不滿。你說它是「明褒實貶」也好,「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也好,總之為了薄今而厚古,原是歷史學家、評論人以至老百姓對現政權表達不滿的傳統方式。
不過,紀念毛澤東除了是由下而上的自發性民間活動之外,也是由上而下、精心策劃的群眾動員活動。毛澤東既是中共建國大業的主要成就者,自然得到黨內左派最不遺餘力的塗脂抹粉。心理學上有所謂「動機性遺忘」(motivated forgetting),指人有時為免產生不快或內心衝突而刻意將某些事件或人物遺忘。毛澤東冥誕紀念活動的最大功能,正是要幫助老百姓對中共建政以來不快和不光彩的篇章,進行有效的「動機性遺忘」。
更重要的是,左派歌頌毛澤東,是為了名正言順地採用他賴以管治的兩套老把戲:鎮壓和宣傳。換句話說,毛澤東不是重點,毛主義(Maoism)才是。這就是為什麼左派永遠不會承認毛澤東犯錯。《毛澤東:真實的故事》(Mao: The Real Story)最近面世,作者之一亞歷山大.潘左夫教授(Alexander V. Pantsov)接受《亞洲週刊》訪問,認為毛「違背人性的罪過並不亞於斯大林或是其他20世紀獨裁者的罪行」。這是中共左派無法承認的事實。承認這個事實,毛主義給予他們管治的合法性便馬上消失於無形,後果會相當嚴重。
中共不應向毛主義取經
無論如何,毛主義早已破產,只有智窮計絕的人才會把它死抱着不放。中國共產黨需要新思維的刺激,應該向馬克思主義而不是毛主義取經。
馬克思主義作為社會制度已證明不切實際,但用作分析和改革社會的工具,它到今日仍然非常有用,甚至無可取代。無疑,馬克思弄錯了很多東西,但他說資本主義種下自毁的種子,卻說到問題的核心。資本主義鼓勵所有人以法律容許的途徑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問題是合法(what is lawful)不等於合情合理和合乎道德公義(what is moral, ethical or just)。早在1958年,哈佛大學經濟學家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已在《富裕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一書提出「無罪欺騙」(innocent fraud)的概念。在今日社會,無孔不入的廣告資訊根本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合法謊言」(legalized lying)。馬克思主義是資本主義有史以來最全面、徹底和深刻的批判。哪裏有資本主義及它帶來的剝削、異化和社會不公,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就會大派用場。
幾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激發社會矛盾和暴露資本主義的結構性缺陷(structural flaws),結果令沉寂已久的馬克思主義死灰復燃。可以肯定,在資本主義的主旋律在全球響徹雲霄的同時,馬克思主義這支反調也會找到愈來愈多的知音。
林沛理
專欄作家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