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銳輝:增加兩個常額教席是糖衣毒藥 評施政報告的中小學教育部分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5日 06:35
2016年01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剛公布的《施政報告》,在中小學教育部分提出:「將現行的『高中課程支援津貼』及『生涯規劃津貼』轉為常額教席。」這個表面似乎回應了教育界增加常額教師訴求的政策,實際上將反過來削減了學校裏的教學人員,影響學生福祉。


現時津貼 足聘多於兩名教師助理

現時中學所獲的高中課程支援津貼及生涯規劃津貼撥款,足以聘請多於兩名教師以及教學助理,以應付學生有效學習的需要。教育界早已指出現時官方所定的班級與教師比例,根本遠遠追不上高中開設不同選修科目、照顧學生學習差異等的老師數目的要求。就以現時一間標準的每級4班共24班的中學為例,政府給予的常額教席只得48人(初中每班1.7個教師,高中每班兩名教師)。然而,現時學校均需增聘教席至50多60人,再加上教學助理分擔教材製作、活動、行政等工作,才能應付今天的多元學習以及事事問責的需要。這額外的教席從何而來,也就唯有運用學校所得的不同資金撥款,以合約形式聘請老師。


明加暗減 擾亂學校人手安排

因此,政府願意增加常額教席是好事,但如果只是象徵式地增加一兩個常額教席,卻不去從根本地提升班級與教師的比例,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如今徒增兩個常額教席,卻抽走現金撥款,未能吸納原本兩個撥款所聘任的多名教職員,實在是個明加暗減,並且擾亂學校人手安排的做法。因為現時政府提供的常額教師數目,與學校現實需要的教師數目差異,是高達8至10個而不是只得兩個,這也正是現時一般中學均有約一成的合約教師的原因。再者,現時政府在提供常額教席時,卻又同時抽走兩個現金津貼,那麼學校可能反過來要裁減兩個教席以外的其他合約教師、教學助理等等。哪名合約教師、哪名教學助理將要被裁呢?此舉必然對學校的教學團隊帶來嚴重的震盪。此舉也對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學生可能失去一些選修科目的選擇、沒有了小班分組上課而需重回大班、教師少了教學助理的行政支援而減少了關顧學生的時間。


憂不再檢討班級教師比例

我們更憂慮的是政府在推行增加兩個常額教席的政策後,就當作完成了改善教師編制的任務,也同時將改善班級與教師比例,初中1:2、高中1:2.3名老師這個治本的方法束之高閣,從此不再檢討或是拖慢檢討班級與教師比例的步伐。


若要從學生的學習利益出發,讓學生有穩定的教學團隊、有充足的教學人手,從而讓學生得到老師更多的關顧,才是最合理的政策方向。因此,如果政府未能提出檢討班級與教師比例,以及推行中學小班教學的時間表,那麼抽走撥款換取常額教席,只是一個糖衣毒藥政策。


作者是教協教育研究部主任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


4.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 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 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