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中國好 香港更不好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5日 06:35
2016年01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和社會上最關切的議題,完全脫節,平行時空,互不關連。


香港關心TSA(全港性系統評估)、強積金對冲、全民退保、司法獨立、李波失蹤……而這些議題在施政報告,無影無蹤。


聽到的卻是「一帶一路」。


對香港人而言,「一帶一路」就像發展高鐵,是地區香港配合國家政策的行動,無法知道是經濟效益還是政治效忠。


特首即使把「一帶一路」吹到天花亂墜,但香港人的熱情始終無法同步高升。這並非香港人故意要和國家唱反調,而是近10年的種種變化,帶出了一個殘酷現實:中國好,香港未必好。


這句話本來是董建華在回歸初期所定的調子:「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


現在看來,自相矛盾。


發展高鐵,國家當然好,但香港沒有更好。


超支黑洞一點也不好,更何况,「一地兩檢」的士兵,躲在高鐵這匹特洛伊木馬,悄悄跨過「一國兩制」的高牆,插入香港腹地,然後換上內地公安的衣服……這有何「更好」?

中國的「好」,在內地語言系統中,表示「和諧」、「穩定」,結果為了令中國好,香港變得「不好」。


任何威脅到中國「好」的因素都要消滅:微博上舉報一切對中國不好的香港藝人(罪名是港獨或褻瀆國家領導人)。


就連香港出版的禁書,都因為怕影響中國政局的「好」而演變成荒誕的跨境被失蹤案件。


香港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甚至一國兩制下的人身安全,點滴消失,香港一點也不好。


中國好,國力強,於是我們便要「普教中」,不吃魚蛋改吃魚丸子;如果連廣東話都消失,香港如何「更好」?

施政報告發表前夕,特首又重申,司法覆核的確有濫用的情况。


如果我們走進了「一帶一路」,卻同時拋卻了人權自由法治的行囊,則中國好,香港,無法更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