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屆政府在特首梁振英領導下,長於長遠規劃,短於眼前事務,在梁振英第4份施政報告充分顯露出來。施政報告就「一帶一路」提出倡議,引領社會參與掌握商機,就創新及科技提出各項政策措施,培植經濟新增長點,都是完全有必要;按序推行,香港整體有望取得回報成果。不過,做這類願景規劃的同時,作為政府不應該與市民所感所欲脫節。眼前大多數市民期望涉及打工仔的利益事宜,在政府領導下會有積極進展,可是施政報告讓市民大為失望。施政報告在這些方面,對市民有虧欠。
長遠規劃遙不可及
市民關心眼前利益
梁振英約4年前競逐特首大位的時候,全民寫政綱的做法打動很多人,因為憧憬着可為香港帶來改變。其中有長期以來勞資南轅北轍的爭議事項,包括取消強積金對冲機制、全民退休保障和標準工時,梁振英在政綱定稿時都有觸及,從此市民視之為梁振英的政綱承諾,等着他兌現。本屆政府還有不到一年半任期,這3項關乎市民利益的事項,若今年的施政報告未見特首率同政府全力推動,政綱承諾就極可能「走數」。已經公布的施政報告,有關退休保障和標準工時都只有寥寥一段論述,連同標點符號前者62字,後者68字;至於強積金對冲,則隻字全無。施政報告既然沒有強烈要求,使人擔心政府官員會「hea住做」,捱到任期屆滿,把問題交出去,很難相信會急市民所急。
施政報告公布後,商界對事關打工仔利益的事宜不置一詞,應該是反映他們預期對冲退保和標時會被拖死,因此毋須再高調表態。普羅大衆對此當然失望,民調結果顯示,今年市民對施政報告滿意度,較去年顯著下跌11個百分點,應是反映市民的不滿。事實上,一向支持政府的立法會建制派議員,就梁振英處理這些事項,在答問會上直接向他表達初則包容、繼而諒解,現在則是失望了。施政報告就對冲和標時的處理,只有商界感到滿意,即是梁振英只顧及既得利益者;至於打工仔的切身利益和感受,整體社會氛圍,相信昨日他在電台的phone in節目與市民交流時,應該有所感悟。
政府處理退保安排,對周永新教授團隊的老年金建議,放大其對財政構成的負擔,認為不可持續,然後推銷有需要長者扶貧的政府建議。全民退保安排,政府不想負起責任而抗拒,還可以理解;不過,取消強積金對冲機制,只是使僱主較多負擔僱員的退休責任,毋須耗費分毫公帑,政府同樣表現得愛理不理。呈現出來的圖像是:需要財政承擔的全民退保,政府不做,不需要財政承擔的取消對冲機制,政府不積極推動。然則,全民退保、取消對冲機制,都與市民退休安排有關,現在政府左也不做,右也不做,釋放出來的信息是政府真的着緊老年社會的退休保障嗎?從政府的取態,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這兩日,梁振英一再解釋他的政綱只是提及「退休保障」,並非「全民退保保障」,這種概念爭拗,關乎個人氣度,不值得討論。以取消對冲機制而言,並非概念之爭,而是徹頭徹尾涉及公平公義與僱員的實際退休需要。據政府提供的數據,去年共有43,500名僱員受對冲機制影響,僱主供款部分有94%被「冲走」,涉及約30億元,當中有三分之二僱員全部僱主供款被「冲走」,若該批僱員的收入低於7100元,毋須自己供款, 則他們的退休保障就是零。
梁振英須毋忘初衷
推動維護市民權益
政府視強積金為退休保障其中一條支柱,這些數字反映對冲機制是蛀米大蟲,蛀蝕着這條支柱,使一些辛勤工作到退休的打工仔,拿不到本來已經少得可憐的強積金,因為對冲而冲走了,冲入了僱主的口袋。實際情况已經偏離強積金的原意。當日梁振英一張櫈、一本筆記簿在各區收集意見,寫成政綱,認同取消強積金對冲,相信並非一時意興之作,而是深切領會民間疾苦的選擇, 毋忘初衷對梁振英而言,在取消對冲爭議上有現實意義。
就對冲退保和標時3個爭議事項,現在政府擺出來的姿態只是居中斡旋角色;按施政報告有關表述,期望社會各階層互讓互諒,各有所得,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云云。社會和諧穩定應該是政府施政的結果,若政府不做好領導角色,只是要求勞資雙方「識做」,爭議不可能化解,因為這些問題延宕多年,若大家「識做」,問題早已解決了,不會拖到今日才懂得互讓互諒。其實,涉及公共政策,政府的取態十分重要,就對冲退保和標時,若政府有既定立場,全力積極推動,一定有辦法解決,使有關爭議從此在香港消失。期望梁振英率同政府在餘下任期,確切負起責任,而非任由對冲退保和標時繼續醬死在勞資的爭拗之中。這些問題解決了,真正的社會和諧才會出現。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