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任內黨派對立增 奧巴馬抱憾 最後國情咨文 促國民團結「修正政治」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4日 06:35
2016年01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二(12日)晚發表任內最後一篇國情咨文,他未如往年般勾勒來年施政藍圖,而是為個人政治遺產辯護,並着力描繪美國未來發展願景。他坦承美國在自己治下政治鴻溝擴大,對此抱憾,但促請國人繼續相信他當年入主白宮時「改變」承諾。他又為所屬民主黨鋪路,強調美國仍為全球最強大國家,呼籲民眾勿任由選舉年的恐懼與分歧危及經濟和國安進展。


全美約3000萬觀眾收看奧巴馬最後一份國情咨文的電視直播。比起2007年競選期間把「是的,我們能」掛在口邊激動人心的日子,奧巴馬經歷7年任期後頭髮變灰,但言辭依然鋒利。他當年豪言「我們不是逕分『紅營』(共和黨)、『藍營』(民主黨)的國家、我們是美利堅合眾國」,到了執政最後一年,他承認卸任時將留下一個可能比目前更為兩極化的國家,形容「這是我任內少有的遺憾之一」。他促請國民上下一心「修正政治」,作理性和建設性辯論,才可成就理想未來。


為下任總統列四大議題

整篇國情咨文僅5462字,奧巴馬花了約1小時宣讀,內容涵蓋其經濟與外交成績。他指出美國正處於史上時間最長的就業增長期,失業率從高峰期的10%降至5%,對外則促成伊朗核協議、與古巴復交、簽署氣候協議,國際地位有升無降。他提出了4個下任總統或國會領導都得應對的問題﹕「第一,我們如何讓每一個人在這新型經濟裏得到公平機會和保障?第二,在我們要化解氣候轉變等迫切挑戰時,怎樣使科技對我們有利無害?第三,我們如何維持美國安全並領導世界,但卻不做『世界警察』?最後,我們怎樣使我國政治反映出我們最好而不是最壞的一面?」


辯護外交政策 稱打ISIS非世界大戰

奧巴馬過去幾年時常被指摘在應對敘利亞、烏克蘭等問題時優柔寡斷,未能遏制危機。近期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美國人對其外交政策持負面評價。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為自己的政策辯護,他承認「伊斯蘭國」(ISIS)等極端組織的危害,但也明確指出它們無法威脅美國的存在,打擊ISIS並非「第三次世界大戰」。


他不點名諷刺曾呼籲禁止穆斯林入境的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指有些人「人氣下滑,唯有靠嘩眾取寵引人注意」。他說﹕「當挫折趨增,便會有些人叫我們回歸部落野蠻,把那些看來不似我們,不像我們那樣禱告,不跟我們一樣投票,或沒有相同背景的同胞當做代罪羔羊。我們不能走那條路,那不會帶來我們想要的經濟或安全保障,相反,那背離了所有使我們備受世界欣羨的一切。」


他以美蘇太空競賽來鼓勵國人重燃創新精神與正視氣候變化問題。他表示,正如60年前美國人不能無視蘇聯把全球首枚人造衛星送進太空一樣,現在也不能無視氣候變化。他還提到移民問題、保護兒童免受槍械暴力、調高最低工資等議題。他最後呼應自己當年提出「改變」口號的樂觀精神,說﹕「那就是我認識的美國,那就是我們所愛的國家。頭腦清晰、雍容大度和樂觀。」


暗嘲特朗普「嘩眾取寵引人注意」

有評論指這篇國情咨文充滿林肯和馬丁路德金遣詞用字影子,而且一反傳統較為正經的方式,發言間雜幽默,喝采掌聲較往年稍多。不過共和黨人並未受落。特朗普在Twitter上批評演辭「沉悶,慢吞吞的,叫人渴睡——不忍卒睹!」共和黨籍南卡羅來納州長黑利(Nikki Haley)也批評,奧巴馬既未能振興經濟,又令國家處於「九一一」以來最受恐怖主義威脅的境地。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