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寧犧牲離岸 保在岸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4日 06:35
2016年01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離岸人民幣隔夜拆息回落至10厘以下,貨幣大戰暫告一段落。人行這次「挾息」,暫時所見相當奏效,而且付出的成本並不高,因為在離岸借人民幣貸款的個人或企業不多。然而,經此一役,外界對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信心,恐已受損。


上周離岸人民幣大跌,與在岸價的差距擴大至近2000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龐大的價差,本應可吸引香港及內地均有業務的銀行從中套利,令兩地價差縮窄。但這樣將會把離岸人民幣的沽壓,傳導至在岸市場,令在岸匯價也跟隨離岸下跌。


上周已傳出內地當局禁止渣打等多間外資行進行跨境套利活動,導致兩地的價差遲遲未有縮窄。最終人行本周選擇「挾息」行動,來縮窄兩地價差。


離岸隔夜拆息急降至2厘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陸庭偉表示,為縮窄在岸及離岸價差,最初人行選擇推低在岸價,因此在上月底至本月初,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8個交易日下調。但這招反令市場恐慌,離岸價跌得更急。因此在本周開始,人行循另一個方向縮窄價差,就是以在岸價為主導,推高離岸價,所以拆息大幅抽高的原因不止是銀行故意挾高,還因為人行透過中資行不停買人民幣,令市場流動性減少。


昨日在岸價及離岸價均在6.57水平窄幅上落,兩者的價差幾乎消失(見圖)。隔夜拆息定價亦由周二的66.8厘大幅減至8.31厘,至昨晚更只有2厘。周二一度抽升至163厘的翌日隔夜拆息,昨日大部分時間在3厘至5厘之間徘徊(見表1)。


儘管如此,「開戰」過後能否恢復「正常生活」,外界普遍有保留。匯豐的報告稱,事件反映當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緊張時,香港金管局的能力有限,尤其是人行在去年底叫停境外參與行在境內的回購業務後,外資銀行無法透過境內的流動性補充到境外。而金管局每日提供的流動性有限,况且金管局的拆息是按照市場息口定價,意味當市場拆息被抽高時,金管局所提供的資金,成本同樣高企。


中金亦指出,近期人行在離岸市場的動靜,抵消了之前為培育離岸市場發展所做的努力。該行指出,離岸市場為人民幣走向國際舞台提供了通道,但隨着規模擴大,對內地宏觀政策的實施構成挑戰。例如,跨境套利顯著提升了人行穩定匯率的成本,而價差強化了在岸市場的貶值預期。現在,這場風波或令決策者重新思考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