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除人行再疑似出手干預匯市,以防資金外流之外,據了解,內地部分銀行近期也推出較高息的短期理財產品,不排除亦為配合國家,希望以高息吸引市民留住人民幣。
其中,例如浦發銀行新近推出的一款35天期保本型理財產品,入場費5萬元(人民幣•下同),年息高達4.5厘,較其他銀行之前所推出同樣期限的保本理財產品只有3厘至4厘左右息口明顯較為吸引。據內地網上金融搜索平台「融360」的統計,去年12月全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息率只有4.22厘,加上去年全年理財產品息率整體呈現下跌趨勢,故新年伊始便出現較高息率的理財產品比較難得。
有市場人士稱,其實整體而言,理財產品息率今年還是會有下降趨勢,由於目前只是部分理財產品有稍高息率,未出現大規模或不尋常地高息的情况,故較難判斷是個別銀行因應自己情况去調整,還是因為國家針對匯市,要內銀把人民幣留在境內的舉動。
此外,今日有1300億元的逆回購到期,規模是4個月以來最高,人行會否採取新的逆回購操作以淨投放流動性,還是主動收回流動性,令人關注。
其中,例如浦發銀行新近推出的一款35天期保本型理財產品,入場費5萬元(人民幣•下同),年息高達4.5厘,較其他銀行之前所推出同樣期限的保本理財產品只有3厘至4厘左右息口明顯較為吸引。據內地網上金融搜索平台「融360」的統計,去年12月全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息率只有4.22厘,加上去年全年理財產品息率整體呈現下跌趨勢,故新年伊始便出現較高息率的理財產品比較難得。
有市場人士稱,其實整體而言,理財產品息率今年還是會有下降趨勢,由於目前只是部分理財產品有稍高息率,未出現大規模或不尋常地高息的情况,故較難判斷是個別銀行因應自己情况去調整,還是因為國家針對匯市,要內銀把人民幣留在境內的舉動。
此外,今日有1300億元的逆回購到期,規模是4個月以來最高,人行會否採取新的逆回購操作以淨投放流動性,還是主動收回流動性,令人關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