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下跌其實不是近期才出現,離岸人民幣匯價早由2014年初高位開始下跌,至上周低位跌幅已達11%,同期在岸人民幣匯價亦跌了接近9%。除了沙特和伊朗關係惡化外,人民幣貶值已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焦點。以目前資料分析,就如去年8月本欄的分析沒變,即人民幣貶值乃大勢所趨,唯一要小心的是中美有可能隨時聯手干預。
十大原因令人幣大跌
首先綜合人民幣近期大跌原因:
一、不斷有大量人民幣定期到期,存戶紛紛沒有續期下將人民幣轉成美金或港元,導致人民幣兌美元沽壓沉重;
二、大量投資者及投機者均下重注做空人民幣期貨,來對冲他們的人民幣資產,或賺取人民幣下跌的差價利潤;
三、有大量投資者做了極高風險的累計期權(accumulator),當人民幣下跌,在被迫高位接貨而又沒有實力情况下,都要忍痛斬倉離場,以致市場有為數不少的沽盤來自這些斬倉盤;
四、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2月份中國外匯儲備大幅下降1,079億美元,至3.33萬億美元,前值為3.4383萬億美元,是次跌幅達3.14%,為歷來最大,若外匯儲備不斷流失,人民幣下跌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五、減息降準,令貨幣政策更加寬鬆,人民幣自然有長遠下跌壓力;
六、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聯儲局今年會加息三至四次不等,導致資金流向美元,令人民幣兌美元受壓;
七、內地股市由去年中開始大跌,亦拖累到人民幣兌美元由這段期間跌勢開始加劇;
八、內地經濟持續放緩,無論從國民生產總值、失業率、通縮及出入口貿易數據等都反映出中國經濟的不景氣,這個也是人民幣下跌的源頭;
九、人民幣被納入SDR後,不單止沒有令人民幣有轉機,反而市場覺得人民幣趨向國際化,人民幣匯價最終由市場定價,而最近金融市場大多認為人民幣有貶值壓力;
十、亞太地區多國貨幣近年已貶值不少,人民幣最終也受拖累,跟隨亞太地區貨幣同步貶值乃大勢所趨。
人民幣下跌對金融市場是負面多於正面,但從經濟角度看,對中港兩地來說,可說是好壞參半。在中國方面,人民幣貶值是最有效打擊通縮的武器,可以此來刺激疲弱的通脹,過去的美國和現在的歐日等央行推出量寬,主要就是貶值本國的貨幣來對抗通縮。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人民幣貶值更可增加工業的競爭力,令中國製造的工業品可增加出口。在旅遊業方面,人民幣貶值下,中國人出外旅遊消費意欲定必有所下降。相反,外國人包括香港人在內,到中國旅遊消費意欲則會有所提高,這方面可帶來一定外匯收益。
貨幣貶值可刺激本國經濟
但在香港方面,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會首當其衝影響香港零售業及本地旅遊業,因訪港內地旅客會繼續減少,而消費力亦必然減弱,連帶酒店及飲食業也牽連甚廣。而在地產業界中,以舖位價格及租金急跌情况最為嚴重。而在好的一面,人民幣貶值對香港入口中國貨品方面,在入口價會有所減輕,令到過去因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入口通脹得以紓緩。
在中國中央政府來看,原本人民幣適當的貶值絕對是好事,但現在跌勢似一發不可收拾,而人民銀行干預又無效,現已導致中國政經及股市甚至全球金融市場極不穩定,就連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也炮轟人民幣貶值會摧毀美國經濟。若以此情况發展下去,即中美都不願意人民幣貶值過多過急,雖然機會不大,但不排除最終人民銀行聯同聯儲局甚至金管局聯合入市干預,令人民幣企穩。
人幣穩定 中美樂見
以目前情况來分析,人民幣匯價穩定對中美以至全世界金融市場都是好消息。若我無記錯,上次聯儲局真金白銀出手干預匯市是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幾天,當時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及核電廠洩漏核輻射,導致日圓拆倉和避險狂升,日本及環球股市暴跌,日本央行初期單打獨鬥干預日圓升勢,在干預無效下,最終聯同聯儲局等多國央行聯手干預令日圓大跌超過1000點。所以,若想趁機追沽人民幣的投資者要小心央行們會否有所暗示。
■最新一集「投資36計」
由東盛期貨行政總監盧楚仁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36計」,分享專業投資心得與策略,如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36953.htm
東盛期貨(經紀)市場 行政總監
[盧楚仁 金匯商情]
十大原因令人幣大跌
首先綜合人民幣近期大跌原因:
一、不斷有大量人民幣定期到期,存戶紛紛沒有續期下將人民幣轉成美金或港元,導致人民幣兌美元沽壓沉重;
二、大量投資者及投機者均下重注做空人民幣期貨,來對冲他們的人民幣資產,或賺取人民幣下跌的差價利潤;
三、有大量投資者做了極高風險的累計期權(accumulator),當人民幣下跌,在被迫高位接貨而又沒有實力情况下,都要忍痛斬倉離場,以致市場有為數不少的沽盤來自這些斬倉盤;
四、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2月份中國外匯儲備大幅下降1,079億美元,至3.33萬億美元,前值為3.4383萬億美元,是次跌幅達3.14%,為歷來最大,若外匯儲備不斷流失,人民幣下跌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五、減息降準,令貨幣政策更加寬鬆,人民幣自然有長遠下跌壓力;
六、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聯儲局今年會加息三至四次不等,導致資金流向美元,令人民幣兌美元受壓;
七、內地股市由去年中開始大跌,亦拖累到人民幣兌美元由這段期間跌勢開始加劇;
八、內地經濟持續放緩,無論從國民生產總值、失業率、通縮及出入口貿易數據等都反映出中國經濟的不景氣,這個也是人民幣下跌的源頭;
九、人民幣被納入SDR後,不單止沒有令人民幣有轉機,反而市場覺得人民幣趨向國際化,人民幣匯價最終由市場定價,而最近金融市場大多認為人民幣有貶值壓力;
十、亞太地區多國貨幣近年已貶值不少,人民幣最終也受拖累,跟隨亞太地區貨幣同步貶值乃大勢所趨。
人民幣下跌對金融市場是負面多於正面,但從經濟角度看,對中港兩地來說,可說是好壞參半。在中國方面,人民幣貶值是最有效打擊通縮的武器,可以此來刺激疲弱的通脹,過去的美國和現在的歐日等央行推出量寬,主要就是貶值本國的貨幣來對抗通縮。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人民幣貶值更可增加工業的競爭力,令中國製造的工業品可增加出口。在旅遊業方面,人民幣貶值下,中國人出外旅遊消費意欲定必有所下降。相反,外國人包括香港人在內,到中國旅遊消費意欲則會有所提高,這方面可帶來一定外匯收益。
貨幣貶值可刺激本國經濟
但在香港方面,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會首當其衝影響香港零售業及本地旅遊業,因訪港內地旅客會繼續減少,而消費力亦必然減弱,連帶酒店及飲食業也牽連甚廣。而在地產業界中,以舖位價格及租金急跌情况最為嚴重。而在好的一面,人民幣貶值對香港入口中國貨品方面,在入口價會有所減輕,令到過去因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入口通脹得以紓緩。
在中國中央政府來看,原本人民幣適當的貶值絕對是好事,但現在跌勢似一發不可收拾,而人民銀行干預又無效,現已導致中國政經及股市甚至全球金融市場極不穩定,就連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也炮轟人民幣貶值會摧毀美國經濟。若以此情况發展下去,即中美都不願意人民幣貶值過多過急,雖然機會不大,但不排除最終人民銀行聯同聯儲局甚至金管局聯合入市干預,令人民幣企穩。
人幣穩定 中美樂見
以目前情况來分析,人民幣匯價穩定對中美以至全世界金融市場都是好消息。若我無記錯,上次聯儲局真金白銀出手干預匯市是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幾天,當時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及核電廠洩漏核輻射,導致日圓拆倉和避險狂升,日本及環球股市暴跌,日本央行初期單打獨鬥干預日圓升勢,在干預無效下,最終聯同聯儲局等多國央行聯手干預令日圓大跌超過1000點。所以,若想趁機追沽人民幣的投資者要小心央行們會否有所暗示。
■最新一集「投資36計」
由東盛期貨行政總監盧楚仁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36計」,分享專業投資心得與策略,如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36953.htm
東盛期貨(經紀)市場 行政總監
[盧楚仁 金匯商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