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長期客量節省時間 高鐵最新估算齊跌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1日 06:35
2016年01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公布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超支,導致經濟回報率下跌。而隨着本地人口增長放緩及珠三角經濟增長減慢,高鐵最新估算中長期客量分別跌0.4%及6%,只有通車首年每日乘客量增加一成。政府又同時調低每年乘客節省的時間總數,由2009年的4200萬小時,調低約7%至3900萬小時,但其間的折現經濟效益由原來估算870億元(以2009年價格估算)略增至900億元(以2015年價格計算)。


經濟效益略增至900億元

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工務小組提交的文件顯示,按去年最新運輸模型評估,高鐵於2018年通車首年、中期2021年以及長期2031年的每日載客量,分別是10.92萬人次、11.92萬人次、14.98萬人次,較2009年估算分別升一成、跌0.4%及6%。


文件又顯示,短途旅客方面,除了通車首年調高7.8%,中長期分別調低2.6%及11%,其中虎門站每日短、中、長途客量均全線下跌,當中以長途客跌幅最大,估計每日客量由原先估計的8900人,減至5800人次。


運房局:客量減因本地人口增長放緩

運房局解釋,中長期客量估算有所減少,是因為本地人口增長放緩,以及珠三角經濟增長減慢所致,但內地高鐵網絡日漸完善,令長途客量估算較原先為多。


另外,高鐵乘客每年可節省時間由原本4200萬小時,減至3900萬小時,文件未有解釋原因;至於相關經濟效益,則由870億元略增至900億元,經濟內部回報率為4%,較2009年估算的6%為低。運房局表示,最新評估未有充分反映一地兩檢帶來的效益,又指一地兩檢將擴大鐵路服務的腹地,更有利產生額外客流。


指一地兩檢利額外客流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指出,政府最新推算顯示,即使是「無形」的經濟效益亦只有900億元,僅夠抵銷工程費用,但他曾推算高鐵50年營運期的實際收益只有約136億元,「逾700億元收唔返,蝕梗」,認為應考慮「停工改建」。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鄧家彪則認為,高鐵將成為未來區域的重要交通設施,在戰略上極為重要,若現時放棄工程,「等於將幾百億元倒落海」,但他認為應盡快處理一地兩檢問題。


另外,《城市論壇》昨討論高鐵「一地兩檢」安排,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認為,可以透過「雙軌立法」讓內地租用香港地方,內地執法人員可以來港執行出入境和檢疫工作。但立法會公民黨議員郭榮鏗表示,對內地官員來港執法沒有信心,又指高鐵一地兩檢會破壞一國兩制,憂慮一地兩檢會令內地執法人員在港執行內地法律合法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