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年廣告月曆牌 回味舊香港情懷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09日 06:35
2016年01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日曆的發展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三千多年的銅器時代,但現今世界最多人用的日曆(由公曆制訂下來),則是源自16世紀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他在公元1582年改革曆法,形成今日的公曆。


故人肖像舊商標最有價值

普通的日曆或月曆, 除非是年份非常久遠,而且保存非常完整才會有收藏價值,但由於它們是日常用品,正常都會有損毁或塗寫痕迹;即使不曾被使用過,但日子久了,紙質也難以保存,變黃甚至粉碎破裂,完好無缺地保存逾百年的日曆或月曆,非常少見。所以一直以來,在收藏界中,只有「廣告月份牌」才有收藏價值,「月份牌」即是掛着日曆或月曆紙張或紙板的牌,多是鐵製,會印上著名畫家的畫作,或是已故名人的肖像,以及備有一些可能已不再存在或已改頭換面的品牌舊商標式樣,所以有不少收藏家也愛藏世界各地的廣告月份牌。


起源:或來自19世紀上海

已有約廿年收藏舊物經驗的香港收藏家、兼懷舊精品店「心頭好」負責人彭淑安,跟合伙人黃先生收藏了不少香港本地舊日的廣告月份牌,收藏品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都有,當中不少是以香港昔日明星作畫像的月份牌,包括紅線女、林黛、尤敏、林鳳等,就連近代的梅姐梅艷芳也有不少。特別是這些明星已不在人世,所以有她們畫像的月份牌特別矜貴,更具收藏價值。彭表示,其實月份牌至今,仍然有商品印製然後派發至食店或辦館,甚至派發至每家每戶,因為備有日曆或月曆的月份牌保留時間長,廣告宣傳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更深入民心,所以至今不少商品仍然樂用此廣告宣傳方法。


《雙妹圖》月份牌畫23萬成交

香港最早出現的月份牌,據彭的認知,可能是由中國傳入。他指在19世紀,中國華洋商品往來頻繁,當時已傳入西方國家商品作宣傳的「廣告年曆」。


據中國年畫史專家王樹村的資料,他認為月份牌是中國年畫的延續及變革,應是起源於1896年,當時上海的一家叫鴻福來呂宋大票行,對購買彩票的顧客贈送「滬景開彩圖中西月份牌」,開「月份牌」一詞的先河。但正式廣為人知的月份牌,要數到20世紀初,中國不少名畫家為商品作畫,包括鄭曼陀、杭樨英、金梅生、謝之光等等,他們大多在月份牌上畫美女,特別講究服飾、化妝、人物造型等。


月份牌給現今其他美術領域藝術人士提供了很多啟示,對其收藏價值有所提升,尤其是鄭曼陀於1914年的一幅《晚妝圖》,創出擦筆淡彩仕女畫,可說是月份牌年畫興起的先鋒,此畫更得嶺南畫派大畫家高劍父於畫上題字。2014年於上海泓盛拍賣行舉行的秋拍中,謝之光的月份牌畫受到追捧。其中一幅《雙妹圖》作品最終以19.55萬人民幣(約23.2萬港元)成交 。據了解,此「雙妹」是南洋煙草公司的著名商標,謝之光曾為其創作了一系列姿態各異的雙美人形象畫稿,於20世紀初的上海轟動一時。


昔日,日曆、月曆或年曆都是看日期、記錄甚至制訂重要日子或計劃的工具,雖然現今大部分人已改用手機內的電子月曆,但其實這類實體印刷品,除了可從「月份牌」的圖像或人物畫像懷緬當年的歲月,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請來香港資深收藏家彭淑安,為大家細數這些記錄歲月時光的鐵牌歷史。


文:簡一鋒

圖:陳淑安、網上圖片

編輯:林信君

lifestyle@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