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習頒「國科獎」 最高獎懸空 負責人:無人推薦屠呦呦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09日 06:35
2016年01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高層出席並為獲獎代表頒獎。共有295項科研成果及7名外籍科技專家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但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則出現空缺,是繼2004年後該獎第2次空缺。據稱,今次評審過程中,並無人推薦屠呦呦,


據《人民日報》App報道,昨天共頒發4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6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兩個獎項的一等獎各有一項,另外還有18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包括3項特等獎及17項一等獎,而7名外籍科技專家則獲「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據悉,特等獎、一等獎的獎金分別為100萬元人民幣(約117萬港元)、20萬元人民幣(約23萬港元)。


評審指最高獎空缺或成常態

「國家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起每年頒發一次,下設5個獎項,其中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不超過兩人,每名獲獎者的獎金額均為500萬元人民幣(約586萬港元)。根據相關條例,「國家最高科技獎」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或「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技人員,歷屆25名獲獎者均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的院士。


負責評審的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負責人對今次最高科技獎空缺表示遺憾,並稱評審「嚴格按照評選程序」。他指出,今次130多個機構和專家推薦出9名候選人,第一輪評審中選出3名,但在第二輪評審中,3人得票均未過半,其中有人就差「一、兩票」。他強調該獎「一直遵守『寧缺毋濫』的原則」,「不能降格以求」。而一名參與評審的專家則表示,今後「國家最高科技獎」空缺或成常態。


負責人:寧缺毋濫 不能降格以求

李克強在講話中提到「曾獲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國家發明獎、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等多個獎項的屠呦呦成為我國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但屠呦呦並未獲得任何獎項。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這是「嚴格按照評選程序辦事」,在今次評審過程中,並無人推薦屠呦呦,「我們也沒有辦法」。他也強調,屠呦呦發明的青蒿素「為保護人類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她獲諾獎「也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