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民幣升值的迷思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09月27日 05:35
2010年09月27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升值的問題,近日再度成為中美關係的焦點。美國財長蓋特納作馬前卒,要求人民幣升值20%。奧巴馬在聯合國會晤溫家寶總理時,明言希望見到人民幣更快速和顯著升值。美國咄咄逼人,中國反駁無力。

理論上,各國貨幣的強弱是由各種經濟因素決定,因此有所謂的購買力平價、利率平價等理論。現實上,自從各國在1971年之後實行信用幣,匯率已是淪為政治角力的工具。諷刺的是,美國盟友在蘇聯時代聯手不承認共產主義國家的貨幣,原因是這些國家的貨幣是信用幣,沒有黃金儲備,不可信。1971年後歐、美、日等西方國家陸續脫離金本位制,加入信用幣行列,打倒昨日的我,反映中、蘇等共產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先進性。

借鑑日本 人民幣不能大升值

1971年開始的信用幣制度,把匯率制度從固定轉成浮動,匯率靠市場供需關係決定。美元從此進入長期貶值階段,日圓和歐洲貨幣則開始大幅升值。美國逼使別國貨幣升值,已有40年歷史。最經典的是美國、日本、英國、法國、西德5個大國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於1985年9月22日簽署的廣場協議,多國被逼聯手使美元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3年時間,日圓兌美元升值86%,西德馬克升70%,法國法郎升50%,英鎊升37%。日圓兌美元從1971年改浮動匯率時的308,到廣場協議時的250、現在的85,總的方向是升多跌少。而日本的出口導向的經濟亦一沉不起。中國政府看在眼裏,哪有不明白問題的要害所在。中國力拒人民幣大幅升值,自有它的道理。

非人幣問題 只是美元弱勢

新中國自1949年至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都與美元掛鈎,僅間中調整匯率。其間人民幣是屬於美元區貨幣。94年人民幣大幅貶值,至今仍未回到當年的匯率水平,這亦是美國說中國操控貨幣的證據之一。中國是國際貿易大國,人民幣不可能長期附屬別國貨幣。2005年的改革匯率機制,不少論者着眼在人民幣升值,其實是對焦錯誤。改革匯率機制的目的是要讓人民幣能夠走向國際化,成為獨立的流通、儲備貨幣。人民幣兌美元是會升值,原因不是人民幣人為貶值過多,而是美元大弱勢的勢頭沒改,美元兌主要貨幣都會一直貶值下去。

美元擬大幅貶值 先拿中國開刀

人民幣兌美元會升值,但不表示兌一籃子貨幣會升值。事實上,自2005年7月21日公告的改革匯率機制,人民幣兌澳元、加元等強勢貨幣是貶值而不是升值,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按貿易加權分配)的匯率指數幾乎不變。依這分析,美元似乎是打算大幅貶值,但要各國政府配合。今次不能像1985年般開秘密會議,便要靠言文攻勢,先拿中國開刀。

香港人聞美國力壓中國,便一窩蜂尋找人民幣投資產品。人民幣債券頓成搶手貨。港幣與美國是(近乎)固定匯率,港幣兌人民幣自然是會貶值。投資人民幣產品,雖然是政治不正確,卻是理性的取態。

陳茂峰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