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消費習慣改變 居安思危 廚具廠分散投資 拓醫療儀器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28日 06:35
2015年08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俗語說「民以食為天」,餐飲廚具市場似乎商機無限,但事實上,隨着社會變遷、消費習慣改變,市場亦有飽和、甚至萎縮的危機。本地一家歷史悠久的廚具生產商金昇家品,決定分散投資,迎戰時代的轉變。金昇在生產傳統廚具的同時,開拓醫療及保健器材市場;其首款產品預料今年底開始投產,有望打入美國和巴西市場。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黃志東

金昇家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郭岳榮表示,該公司由他父親創辦,早於1967年已成立,主要從事不鏽鋼廚具的設計、生產及銷售。由1993年起,該公司已擁有自己的品牌。該公司在2009年推出可以用砝碼調節刀柄重量的Pro-Balance品牌刀具之後,更獲得不少專業廚師使用和讚賞,兼且奪得多個獎項,包括「2009年香港工商業獎」的「消費產品設計大獎」,以及德國的「iF產品設計獎」等,還成功開拓了內銷市場。在香港,Pro-Balance的刀具亦有一些廚師捧場,該公司在中環元創方(PMQ)還開設了一間專門店。


新一代少煮食 高檔廚具市場窄

大多數廚刀的零售價不過100至300元左右,Pro-Balance廚刀的零售價卻可高達1000元。但即使如此,郭岳榮還是覺得有需要居安思危,主要是因為社會變遷,消費者習慣改變,令市場出現兩極化的現象。


郭岳榮解釋,雖然不少廚師都喜歡Pro-Balance廚刀,但一般家庭主婦的要求又未必有這麼高。至於年輕人,就更加極端,有少數會很喜歡煮食。即食食品越來越流行,新一代懂得煮食的,好像愈來愈少;即使年輕夫婦,也愈來愈多是「無飯家庭」,正是他的擔憂所在!


近幾年內地的生產成本一直上升,而該公司專攻的中高檔廚具的訂單又往往是款多量少的,令成本問題更加突出。


生產力局鼓勵研發「喉鏡」

因此,在2012年,香港金屬製造業協會在政府的「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的資助下,聯同生產力促進局,推行一個為中小型金屬部件生產商進軍高增值成品業務的研究項目時,該公司亦成為12家參與先導計劃的企業之一。


生產力促進局材料及製造科技部首席顧問單銘賢、顧問曹偉倫表示,當時他們是逐一與那12間公司的負責人會面商討,了解其發展意向;兼且透過實地考察,觀看其現有的機器和生產線,以及了解其技術人員的水平。然後,才向每間公司提交一份50至60頁的評估報告和建議書,建議它向哪些高增值產品發展。


單銘賢和曹偉倫研究過一輪後,建議金昇可以發展醫療及保健器材。其中,「喉鏡」(Laryngoscope)更是首選。所謂喉鏡,是一種由麻醉科醫生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用於在病人接受手術之前,在他的氣管內插喉。這是因為,人體的氣管的入口平時是由一片活瓣覆蓋的。因此,必須使用喉鏡,才能夠將病人的舌頭以及氣管入口的那片活瓣壓下,以插上供氣的喉管。


市場需求大 審核相對簡單

曹偉倫解釋,之所以建議金昇發展喉鏡產品,是有幾個原因。首先,根據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定義,通用醫療器材產品大約有1700種,按其性質、用途和風險,可分成三大類。其中,喉鏡就屬於第一類(Class I)的醫療器材產品,亦即風險最低者,所需的審核時間較短。對於轉型的廠商來說,其入行門檻亦相對較低。


此外,從產品結構來說,喉鏡主要由金屬製成,組成部分相對簡單,生產工序的複雜性亦較低。另一方面,他們亦和金昇一起研究過喉鏡的全球市場,以及參觀過日本和內地某些著名的醫療器材展覽,甚至訪問過本地一些麻醉科醫生。他們發覺,喉鏡的市况亦有利金昇加入。因為以喉鏡的國際市場來說,幾乎只是由美國、英國和德國的3、4間大公司完全瓜分,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容納後來者。


曹偉倫指出,喉鏡的市場很大,全球銷量每年約1000萬件。假如金昇能夠取得當中的5%,每年銷量已有大約50萬件,盈利相當不錯。


而且,喉鏡的檔次和價位很闊。最低檔的,連燈光也沒有內置,要靠另一個人在旁拿電筒照射病人的氣管入口。稍為好一點的,則內置了鹵素燈,可以一個人使用。至於最高檔的,則會配上顯示器,其價格非常昂貴。


年底投產 有望出口美國巴西

而生產力局建議金昇發展的,是內置LED的喉鏡,較為普及,市場需求較大,而價位也不太低,每套售價約1400至1500港元,毛利仍然不錯。至於其結構和零部件,除了金屬之外,就只有LED、光纖、塑膠,以及一片很簡單的線路板,研發和生產難度並不太高。


曹偉倫和金昇研究過,金昇應是第一間港商涉足喉鏡市場。而內資公司方面,雖然已經有一些正在生產喉鏡,但在材料運用及外觀設計上,還未令人十分滿意。再加上那些內資廠商普遍都未有像金昇般申請醫療器材的品質管理系統(如ISO 13485等)的認證,其產品主要只能在內地市場銷售,而難以出口。因此,金昇進入市場後,仍可望相當樂觀。


郭岳榮表示,預料該公司的廠房在今年底就可以取得ISO 13485的認證,以及開始生產喉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