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國內為了慶祝抗日勝利70周年,大力宣傳電影《開羅宣言》。這套電影的宣傳海報除了當時盟軍三巨頭羅斯福、邱吉爾、斯大林外,最受爭議便是毛澤東。眾所周知,當時蔣介石以中華民國最高統帥身分出席開羅會議,而不是毛澤東。所以這張宣傳海報出現後,眾多網民都不停嘲笑篡改歷史。有網民編寫海報生成程式,加入任何照片都可以製成開羅宣言海報。於是各種「惡搞」海報鋪天蓋地出現,電影未上映已成笑料一則。
最近電影導演溫德光接受訪問,強調沒有人有這種膽量歪曲歷史。但他也承認,用毛澤東宣傳只是欠缺考慮,並非有心炒作。然而這樣回應難以令人信服。其實負責宣傳海報之人只需上網翻查,就可以找出大量開羅會議的圖片,就只有三巨頭與蔣介石、宋美齡合照,根本不可能會有毛澤東出現,因為他尚在延安。三巨頭加上毛澤東電影宣傳海報,不大可能是無心之失,反而政治宣傳之意甚為明顯。或者導演以為,民眾認識不深這段歷史,反正不會查證。但現在作法不遂,反而惹得個灰頭土臉。
為何選開羅宣言作抗日電影主題?
其實政治宣傳電影是否有心炒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何國內要選擇開羅宣言成為抗日勝利紀念電影主題?除當時中國第一次以強國身分與英、美、蘇平起平坐出席國際會議外,關鍵就在於1943年開羅宣言之內容。因為其中一條表明,日本自中國所得的領土,包括台灣、澎湖列島等要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波茨坦宣言》便再表明,履行開羅宣言之內容。然而,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卻只說明,日本放棄台灣、澎湖列島所有主權權利,卻無說明要歸還予哪國。這也是近來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由來。按國土統一問題去看,中共最關心自然直指台灣、澎湖列島主權問題。所以拍一齣電影《開羅宣言》,就是想表明,二戰後台灣、澎湖列島屬於中國乃有法理依據,根本沒有所謂台灣地位未定位論。
假定「台灣地位未定位論」不成立,這個所謂開羅宣言的法理依據也未必成立,皆因中華民國國號。中共建國之時,毛澤東曾與一眾智囊討論正式國號問題。原初毛澤東打算使用雙重國號,也即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加上簡稱中華民國。其實如果真的使用雙重國號,中共以後的國際關係理應省卻許多麻煩事,因為民國政府與其他國家簽定的條約都是用中華民國為名。中共使用中華民國國號,順理成章便繼承各條條約的法理效力。中共也不需要大費周章,直到1971年才成功加入聯合國,取代台灣中華民國。然而結果並非如此。按李敖的說法,當時智囊周善培建議毛澤東,只有改國號才能做「太祖高皇帝」,也即開國皇帝。毛澤東聽後心動,最後決定只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國號,而台灣政府則沿用中華民國。於是「兩個中國」便由此出現。所以毛澤東晚年都頗後悔,表示不應該改國號。歷史特殊之處就在此,不隨人意轉。雖然按政治現實去看,中共才是中國領土的統治者,但中華民國尚在台灣。中共本來想消滅中華民國,但由於台獨問題,中共又不想台灣易名為台灣共和國,現在又要千方百計要保留台灣中華民國國號。
但不管如何,電影《開羅宣言》根本就是有心炒作的政治宣傳。而且按照經驗,這類政治宣傳電影上映後,大多票房慘淡收場;不管送多少戲票出去,都是人影疏落,最後淪為「爛片」。
作者是旅德學者
最近電影導演溫德光接受訪問,強調沒有人有這種膽量歪曲歷史。但他也承認,用毛澤東宣傳只是欠缺考慮,並非有心炒作。然而這樣回應難以令人信服。其實負責宣傳海報之人只需上網翻查,就可以找出大量開羅會議的圖片,就只有三巨頭與蔣介石、宋美齡合照,根本不可能會有毛澤東出現,因為他尚在延安。三巨頭加上毛澤東電影宣傳海報,不大可能是無心之失,反而政治宣傳之意甚為明顯。或者導演以為,民眾認識不深這段歷史,反正不會查證。但現在作法不遂,反而惹得個灰頭土臉。
為何選開羅宣言作抗日電影主題?
其實政治宣傳電影是否有心炒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何國內要選擇開羅宣言成為抗日勝利紀念電影主題?除當時中國第一次以強國身分與英、美、蘇平起平坐出席國際會議外,關鍵就在於1943年開羅宣言之內容。因為其中一條表明,日本自中國所得的領土,包括台灣、澎湖列島等要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波茨坦宣言》便再表明,履行開羅宣言之內容。然而,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卻只說明,日本放棄台灣、澎湖列島所有主權權利,卻無說明要歸還予哪國。這也是近來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由來。按國土統一問題去看,中共最關心自然直指台灣、澎湖列島主權問題。所以拍一齣電影《開羅宣言》,就是想表明,二戰後台灣、澎湖列島屬於中國乃有法理依據,根本沒有所謂台灣地位未定位論。
假定「台灣地位未定位論」不成立,這個所謂開羅宣言的法理依據也未必成立,皆因中華民國國號。中共建國之時,毛澤東曾與一眾智囊討論正式國號問題。原初毛澤東打算使用雙重國號,也即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加上簡稱中華民國。其實如果真的使用雙重國號,中共以後的國際關係理應省卻許多麻煩事,因為民國政府與其他國家簽定的條約都是用中華民國為名。中共使用中華民國國號,順理成章便繼承各條條約的法理效力。中共也不需要大費周章,直到1971年才成功加入聯合國,取代台灣中華民國。然而結果並非如此。按李敖的說法,當時智囊周善培建議毛澤東,只有改國號才能做「太祖高皇帝」,也即開國皇帝。毛澤東聽後心動,最後決定只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國號,而台灣政府則沿用中華民國。於是「兩個中國」便由此出現。所以毛澤東晚年都頗後悔,表示不應該改國號。歷史特殊之處就在此,不隨人意轉。雖然按政治現實去看,中共才是中國領土的統治者,但中華民國尚在台灣。中共本來想消滅中華民國,但由於台獨問題,中共又不想台灣易名為台灣共和國,現在又要千方百計要保留台灣中華民國國號。
但不管如何,電影《開羅宣言》根本就是有心炒作的政治宣傳。而且按照經驗,這類政治宣傳電影上映後,大多票房慘淡收場;不管送多少戲票出去,都是人影疏落,最後淪為「爛片」。
作者是旅德學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