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拆長滑梯 看政府承擔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9日 06:35
2015年08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明報周刊》在5月曾有名專欄作家寫道:「香港公園一條14年歷史的密封式長滑梯,在損壞後遭拆除。康文署指滑梯出廠多年,找不到合適零件更換,滑梯也已絕版,似乎沒有重建的意圖。」


作者的年紀應該與我差不多,她續說:「小時候最愛的是瀡滑梯,不過不是現在常見的旋轉型,而是又高又直,物料是鐵皮造的……回憶中的長滑梯彷彿有十層樓高,爬上幾近筆直的樓梯到達頂端,向下望去,竟有一點怯。終於坐上窄窄的滑梯,溜下去時卻馬上享受高速滑下的快感,完了忙不迭再攀上樓梯。一些較頑皮的小孩,為了增加刺激感,甚至倒後滑下。」


只求安全 忽視趣味性

直接引用作者的文字,因為她的描述正正說出我心坎裏面的感覺。她還指出從九十年代開始,很多發達國家的公園都由以前的孩子冒險樂園,被改裝成為安全但缺乏趣味的所謂遊樂場。「長滑梯不見了,新的滑梯真箇又肥又矮,用了塑膠也不如從前滑溜,一點也不能體驗速度的樂趣。還有消失了的馬騮架、氹氹轉、蹺蹺板、不能再站着搖的鞦韆等……」回想童年時的快樂,既刺激又愉快。幾個簡單的設施已經叫孩子來來回回、樂此不疲地玩好多趟,甚至會自己發明新的玩法,從不覺得悶。真希望現在的小朋友也可以有機會享受那種喜悅。


隨便在互聯網上搜索一下關鍵字「香港公園」和「滑梯」。嘩!原來公園拆除了長滑梯,在某些親子網站是個熱烘烘的話題,有市民搞聯署要求重置(我也試圖加入行列),甚至有幾名中西區區議員在區議會正式提出文件跟進。本文的附圖就是載於有關的區議會文件。


事件甚至引起傳媒報道,其中有轉述康文署的解釋,說原來的滑梯供應商說已沒有再供應同類型約4米高的管道滑梯,只有其他供應商稱可供應同類但只有約2.4米高的滑梯,因此康文署不打算重置,並將更新遊樂場組合設施,以一條2.4米高的滑梯代替。


這個解釋驟然聽來無可厚非,但請細心留意:解釋的前設是要供應商供應預先設計好、有生產的滑梯。本欄讀者可能記得我曾經介紹過台北和倫敦幾個公園,最近我重遊沖繩也有去那裏的公園,人家的滑梯都是特別設計打造的,要好玩的東西就別在catalogue中找啦!


保護孩子可與快樂童年取平衡

試問那有生產商願意承擔特別責任?標準產品都是最「大路」、最沒有個性的東西。我們可以理解在商言商、他們的考慮和限制是什麽。但市民期望政府部門不是從同樣的角度出發,而是願意突破一下、承擔一些新工作及責任。


還有必須一提,有人猜測康文署其實不喜歡長滑梯,因為怕發生意外招來投訴,我也領教過某些家長的不合理。僅此向各位爸爸媽媽呼籲:太保護孩子,只會扼殺他們的快樂童年,甚至減低其自理能力!


法律界人士

[李律仁 法律金融]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