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I.T人幣損失斬纜 是當機立斷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7日 06:35
2015年08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新一屆中國政府經歷了近兩年的蜜月期後,開始進入政績的考驗期。讓我們時光倒流,國家主席習近平那篇言簡意賅的就職演說,贏盡了國民的掌聲;他上任初期提出的「中國夢」藍圖,打動了國民的心窩;兩年來中央政府提倡的節約及反貪新風,亦普遍得到國民的支持。


總括而言,習大大給國民的初步印象頗為正面,即使其上任之初幾乎全面包攬黨政軍及原來由總理分擔的經濟政策權力,國民亦未見有很大的反對聲音。然而,國家領導人大權獨攬,其好處是如果當權者是一位明君,國家的行政效率將非常之高,但是如果當權者若一旦犯錯的話,錯誤的施政未必能獲得及時的修正。


貶值釀小型走資潮

不久之前,中港股市投資者仍然為A股上半年的過度舉債出現斬倉潮療傷;上周人民幣忽然貶值,令本已信心脆弱的股市,再次誘發部分對目前不明朗市况的投資者一次小型的走資潮。


人民幣匯率向來都是不由自主,去向主要受國家領導人意志左右。由於政策透明度不足,投資者對於人民銀行希望人民幣匯率最終貶值幾多心中無底,結果當然是借重外債但收入全為人仔的企業,即時要沽貨避險。


雖然上周四人民銀行出來澄清,中央政府沒有即時將人民幣貶值10%的意圖。然而,由於目前中國的出入口持續下滑,內地的通縮壓力揮之不去,投資者認為人民幣存在持續貶值的壓力,看來是非常合乎邏輯的推論。


持續套人幣利差如染毒癮

由於市况過於波動,人民銀行或者不會在短期內進一步將人民幣貶值,但是貶值的預期,或已在國際投資者的心目中發酵。即使貶值暫時告一段落,金融市場以至經濟活動,往往由市場的理性預期推動,只要一日市場人士認為貶值的壓力仍在,投資者還是會為人民幣貶值做心理準備。


上周四晚I.T(0999)公布其早前為貪高息而做落的12億元人民幣存款,已火速兌換回港元,並即時兌現了6000萬元的匯兌損失,有傳媒諷刺老闆沈嘉偉今次處理事件太過騰雞。現在貶值事件只是過了不夠一個星期,現在為事件下結論,恐怕仍然是言之尚早。


本欄傾向相信,沈的做法是當機立斷。對於個別於過去幾年像上了毒癮般持續套人民幣與港元之間的利率及匯率差價的企業,如果至今仍未夢醒,假如他朝這批企業遇上沒頂之災,其管理層絕對不應怪責中國政府,因為上周的「一次性」貶值,其實已經是對這批被寵壞的企業一次重大的風險警示。很多持有大量外匯借貸的企業,至今未有任何動作,反而令本欄擔心,這批企業的風險意識,未免太過低落。


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或進一步減弱中國進口能源及基本原料的需求,對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或產生進一步的打擊,而受惠於人民幣貶值及商品價格回落的企業,應該可以看高一線。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Vincent@vlasset.com

[林少陽 細味.投資]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