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經濟倘負增長 樓市將如何?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5日 06:35
2015年08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新加坡數日前舉行建國50周年紀念活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演辭,呼籲國家放眼未來,為攀登新的高峰做好準備。李顯龍說,新加坡已經實現了獨立那一天建國總理李光耀的承諾:人們不分種族、語言和宗教信仰,團結一致,大家都有更美好的生活,他對過去感到自豪,對未來充滿信心。


李顯龍提到,在1965年的8月9日上午10時,廣播員宣讀了《新加坡獨立宣言》,這時大家才知道,新加坡已經脫離馬來西亞,新加坡共和國誕生了,而新加坡在建國路上,也遇到許多困難,所幸的是國家都克服了這些挑戰。


相對於新加坡,香港在百多年前因中國輸了鴉片戰爭,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而將港島割讓了給英國,及至1997年7月1日,才回歸中國懷抱。弔詭的是,新加坡獨立時屬多種族和國民語言及宗教不一的國家,卻能在強人領導下做到團結一致,經濟發展由第三世界提升至先進國家水平,而香港雖九成多是華人,回歸後反而萌生了本土主義和抗拒內地人的意識形態,近一年多更出現所謂「驅蝗」行動,能不令人唏噓?


若單從經濟比較,香港和新加坡同屬較細的開放型經濟,本身都缺乏天然資源,外圍經濟對本土經濟的影響頗大,所以當全球經濟增長放慢,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也會受到壓力。事實上,新加坡最近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1.8%,經季節和年化調整後,環比萎縮4%,改變一季度增長4.1%的上升勢頭,而香港昨天公布的數據,則顯示香港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2.8%,而按季則只增長0.4%。


星政府看淡經濟 港反樂觀

新加坡於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由此前的2.0%至4.0%調低至2.0%至2.5%,香港則由5月覆檢時的預測1%至3%,修訂為今輪覆檢的2%至3%。由此可見,新加坡對下半年經濟前景相對審慎,而香港則較為樂觀。筆者認為,近月港股受中國股市股災拖累,而中國剛讓人民幣貶值,其實都不利香港的經濟,下半年香港的經濟增長預測能否保持樂觀,實在令人成疑。講開新加坡立國50周年,令人聯想到香港的民間智庫黃金五十的創辦人林奮強,他近年一直對香港的經濟和樓市極為樂觀,更是極多樓市好友的偶像,但林最近撰文,卻擔心未來3季內香港或會出現經濟按季負增長,而在中國突然將人民幣貶值後,他更對傳媒指今年第三季可能已要面對負增長,並提醒若香港連續兩季有負增長,便屬經濟學定義的技術性衰退。


低增長高樓價 港社會怨氣大

大家認為,如香港真的出現經濟衰退,且又「碰巧」美國加息,而樓宇供應量也正在明顯增加,則仍在熱火朝天的香港樓市,會否因此出現轉捩點?

其實,如不計今年第二季的數字,新加坡經濟增長近年一直跑贏香港(圖1),但新加坡樓價在2013年中推出新辣招後,已輾轉回落2年多,但香港樓價反而繼續上升(圖2),相信原因是香港樓宇新供應未到位,反之新加城超過九成人口已擁有自置物業,只要稅項能減低外國人到當地買樓,樓價便欠缺上升動力。


而香港因供應缺乏,樓價和租金不斷攀升,也令通脹明顯高於新加坡(圖3)。於是乎,一般香港人便面對經濟增長不如新加坡,樓價和租金卻遠遠拋離新加坡,並要受通脹之苦,以至社會對政府的怨氣,也會高於新加坡。


中原若值750億 美聯豈非超值?

筆者最近看到一則頗有趣的地產新聞,原來中原地產打算上市。據中原創辦人之一施永青說,內地競爭對手近年大打銀彈戰,不斷進行員工挖角、降佣搶客等,如集團繼續只以股東資金發展明顯不足夠,如能上市便可向市場集資吸水應戰,並指目前對於上市決定未最終落實,但各大股東在大方向上已有共識。


有傳媒引述中原主席黎明楷日前出席一大型地產論壇時表示,香港或內地上市的市盈率相差很大,而若中原在內地A股市場上市,以目前中原中國的盈利能力及市佔率計,以同業的市盈率推算,有信心市場估值達600億元人民幣(約750億港元)。


筆者看完有關新聞,再上網看看美聯(1200)的股價及相關資料,原來美聯現市值約為25億元,則若中原真的值750億元,而假設美聯只值中原的十分之一,那豈不是美聯股價至少有2倍的潛在升幅?這當然只是能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絕不是筆者的任何投資建議。


陸振球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