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陣子,社交網絡被Jane Birkin與Hermès的Birkin手袋洗版,事源Jane Birkin看過一段「生剝」鱷魚皮的過程後覺得非常殘忍,不欲自己的姓氏跟如此血腥之事扯上關係,希望鱷魚皮版的Birkin手袋不要再以Birkin命名。一時間Birkin的頭上出現了天使的光環,大家都讚揚她不怕得罪大品牌也要為動物發聲的勇氣。是次茶杯中的小風波雖引起大眾一剎那對動物權益的關注,但代表女人身分地位的鱷魚皮,卻未必會因此而受到動搖。
叫女人趨之若鶩的Birkin手袋之誕生,原來是因為Jane Birkin在飛機上的一件蝦碌事。1981年Jane Birkin搭飛機由巴黎飛住倫敦,不小心把手袋中的東西翻倒在地,身旁的男乘客提議Jane改用有袋蓋及內袋的手袋,而他正是當時Hermès的CEO Jean Louis Dumas。二人在嘔吐袋上畫草圖,以Kelly手袋為藍本改裝,一代It bag就在嘔吐袋上誕生,Dumas更提出以Birkin為手袋命名,當時的Birkin感到非常榮幸。
「生剝」鱷魚皮 嚇壞Birkin
何以昔日的無上光榮來到今天竟變成奇恥大辱,令Birkin公開表示希望Hermès不要繼續用自己的姓氏為手袋命名,就是因為善待動物組織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PETA)向Birkin展示一段「生剝」鱷魚皮經過的片段。片段於美國德州的鱷魚養殖場偷拍,職員言之鑿鑿指為Hermès的鱷魚皮供應商,片中揭示工人會先用電槍擊暈鱷魚再割頸放血,「命硬」昏不過去的鱷魚,工人會把金屬棒插入頭部加速其死亡。被放血的鱷魚會放入池中,有些還未斷氣的仍在血池中垂死掙扎,場面好不血腥叫人作嘔。看過如此叫人難以釋懷的片段,難怪Birkin不再想跟鱷魚皮Birkin手袋拉上任何關係。
品牌聲明符保育標準
對於PETA的指控及Birkin的言論,Hermès回應指片中的德州養殖場並非品牌的鱷魚皮供應商,且品牌在過去十年每個月均會巡視鱷魚皮供應商,確保皮革處理及生產過程符合美國自然保育協會Fish and Wildfire及華盛頓頒佈瀕臨絕種動物保育法案的標準。至於Birkin近日發表要求除名的言論絕對無損雙方多年的友誼,品牌同樣因血腥的片段感到震驚,重申品牌所選用的供應商在取皮料時動物必定得到人道對待。
有別於牛、羊等常用於製作皮具的動物,鱷魚屬瀕臨絕種。雖用以製作皮革的鱷魚多由人工養殖,但鱷魚生長速度慢,加上需特定氣候、環境配合,故養殖成本極高;而剝出來的鱷魚皮需經過相當繁複的處理程序,才可突顯鱷魚皮天然的紋理,以及令本來堅硬又凹凸不平的皮革變得平直以便製作皮具。而實際上整幅鱷魚皮僅得腹部皮革可用來製作高級手袋,據說要製作一個Birkin手袋,便需要犧牲3條鱷魚。鱷魚皮成品根據品種、大小、色澤、來源地等因素決定等級及價格,一般品種分為最高級的灣鱷、次級為泰國鱷及短吻鱷,從中再細分A、B、C三級,被定為A級皮的鱷魚需特殊養殖,才令皮面沒有肉眼可見的傷痕,而Birkin手袋正是以A級灣鱷皮製成,其矜貴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挽得起一個Hermès鱷魚皮Birkin,對女人來說絕對是身分地位的象徵。
無論對Hermès還是普羅消費者,這次小風波不過是單花邊新聞,或許會引起大眾一時三刻對動物維權的關注,對於鱷魚保育始終不是長久之計。Hermès的Birkin並不會因為Jane Birkin的三言兩語而改名,專門處理知識產權法的美國律師Mike Gardner指,Birkin手袋雖以Birkin的姓氏命名,而Hermès每年亦會給予Birkin三萬歐元,但雙方並沒有簽署法律文件指Birkin授權品牌使用其姓氏,反而Hermès早早已為Birkin手袋申請註冊商標,品牌亦在聲明中以「友誼」形容雙方關係,故是次多為PETA借助Jane Birkin的影響力去引起大眾對善待動物的關注。
貨量可能比Hermès專用店更多更齊的歐洲手袋零售商Lilac Blue的經理Antoinette Hunter估計,是次最大的影響可能是一眾明星名媛如Victoria Beckham、Kim Kardashian。雖Hermès已聲明其鱷魚皮合乎人道權益,但名人們暫時不想跟血腥的鱷魚拉上關係,故短期內不會高調地挽着鱷魚皮Birkin手袋亮相,鱷魚皮Birkin手袋的曝光率會因而減低。但再血腥再殘忍的事實亦敵不過時間,網絡世界每天都有富話題性的新聞,人們很快便會忘了鱷魚皮的爭議。
美麗欲望vs.動物權益
自上世紀80年代起,人們對保護動物的意識日益提高,把「美麗」建築在動物權益上的議題幾乎沒有停過。英國哲學家Jeremy Bentham提出動物或者不像人類般思考及說話,但也會有苦樂的感覺。筆者的朋友留學美國時曾「貪得意」到屠宰場打工,親眼目睹牛被送入屠宰場前知道自己將死,會流下眼淚,動物有靈性,母親生下孩子也有母愛。然而當普遍大眾都接受屠牛宰羊殺豬捕魚,會吃肉穿皮革製品,為什麼又「道德塔利班」地認為穿皮草用鱷魚皮袋就是不人道及血腥?這不是雙重標準嗎?這便拉到普世價值觀的爭論,一個人的價值觀以文明作基礎,當看到動物被虐殺,正常人都會產生同理心。肉類為人類提供身體所需的蛋白質,是故屠牛宰羊殺豬捕魚等被視為維持健康生活的必需品;但皮草大褸與鱷魚皮手袋——即使以如何人道的方式養殖及取得的皮草及鱷魚皮,一切都是單純地為滿足人類的所謂時尚美學與虛榮心,沒有皮草與手袋不會死!為了美麗無視動物的生存權利,就是極度自私的行為。美麗欲望與動物權益之間本就有一條非常清晰的定界,只視乎你的屁股坐哪一邊而已。
文:Nicole Tse
圖:黃志東、網上圖片
場地提供﹕兄弟皮革
統籌﹕John Wan
編輯﹕洪慧冰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