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證監調查升溫 勒令漢能停牌 富時率先剔出 追蹤基金料撇帳逾33億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6日 06:35
2015年07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漢能(0566)停牌近兩個月,證監會昨日罕有地依據證券及期貨規則之條例第8(1)條勒令該股停牌,奪取漢能復牌的主導權,同時意味漢能或涉嫌披露虛假及誤導性資料。富時昨晚宣布旗下多隻指數要以「零價格」剔走漢能,摩根士丹利料一旦MSCI也要跟隨,追蹤基金撇帳涉及金額將達4.3億美元(約33.5億港元)。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富時亞洲區董事謝汝康接受本報查詢時指,以「零價格」剔走漢能,主要是考慮到該股已經停牌多時,沒有流動性,停牌前價格不能作準,富時若遇到同類情况,無論停牌是因為利好或利淡消息,一般都採取較保守的做法,即假設它的價值為零,讓基金投資者作出足夠撥備,若該股能夠復牌,投資者自然能回撥。


指數變動下周一生效

富時昨日宣布,富時中國50指數、富時香港指數及富時香港除H股指數均剔除漢能,有關變動於下周一生效。根據摩根士丹利,富時亞太除日本指數及富時環球指數都剔走了漢能,另外漢能亦是MSCI旗下4個指數的成分股,若同時被剔除,涉及撇帳的資金規模預料將有多達4.3億美元(表1)。


漢能股價在5月20日一度急跌47%,其後停牌,停牌前收報3.91元,市值達1632億元。而今年初股價創新高時,市值更一度超過3000億元。


富時:不代表未來價值仍為零

雖然謝汝康表示,以零價格剔走股份是富時一般的做法,但不代表該股未來的價值都是零。然而有基金經理形容,這次恐怕是「無仇報」,價值難以回撥,因為以證監高調的做法,漢能最少也要停牌相當長的時間。


證監會繼早前高調澄清正在調查漢能後,昨日更正式以上市規例第8(1)條勒令漢能停牌。按條例指,若公司文件屬虛假、不完整或具誤導性,或證監認為它停牌是維護公眾利益、有助維持公平市場,證監會便會引用該條例。條例更賦予證監會權力,可要求交易所取消該公司的上市地位,以維持市場秩序。


譚紹興:關鍵在披露母企資料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早前漢能停牌,是因為股價暴跌而自行停牌,現時證監正式勒令停牌,意味將來復牌與否,決定權在證監手上。他認為,證監如此高調,是想讓公眾知道更多信息,同時爭取時間去作出調查。但他認為此案未必會出現洪良案或中金再生(0773)的情况,要「回水」甚至清盤(見另稿),漢能一案的關鍵,可能在於該公司是否願意披露母企的資料。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