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學好英語,永遠是不少本地家長替孩子設定的頭號學習目標。
教育局於2002年起設立「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計劃(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NET) Scheme),安排一至兩位外籍教師到中/小學作英語教學,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有機會多聽多說英語。除了學校常規課程,也有不少家長會為孩子額外聘請外籍英語教師,有家長更明言「若不是外籍老師教授,我就不會讓女兒補習了」。
孩子跟金髮藍眼的外籍教師學習,是否就能保證學到一口流利英語?大學教授、英語課程專家教你如何明智地揀NET。
家長追捧外籍教師﹕口音好聽
家長對外籍教師有多追捧?媽媽Karmen為念小三的女兒聘請了一位外籍教師在家中補習英語,她指同是教授寫作,外籍教師總比本地教師教得靈活一點,也有更多有趣的點子,所以寧可付出比本地教師多一點的價錢。她說﹕「除了寫作,我也想女兒多聽多講,他們的口音始終跟本地人不同,若不是外籍老師教授,我就不會讓女兒補習了。」
「比本地教師教得靈活」
另一位媽媽Tracy就讓4歲的女兒到學習中心跟外籍教師學拼音。「學校雖然有外籍老師,但每班人數太多,跟老師個別談話的時間甚少,所以才到外面繼續學。」Tracy選擇拼音班時,也會以外籍教師教授為條件,「女兒年紀還小,學英文主要是說和聽,外籍老師的口音和用詞跟本地老師不一樣,感覺上他們說英文好聽得多」。
學習口音須長期浸淫
提到外籍教師的優點,家長們都一語中的。主力教授10歲以下兒童英語的StoryBird Education Centre,中心所有英語課程均由外籍教師任教,他們多來自美國。中心負責人Wilson Chow表示,選擇外籍教師,全為了迎合家長需要,因為他們都要求老師能說得一口流利英語,未必會考慮本地教師;即使聘請了合資格、有熱誠的本地教師,也會因為報名人數不足而未能開班。「家長查詢時,首先會問是否由外籍老師任教,其次便問他們屬於哪個國籍。他們偏愛來自英、美的老師,聽到是澳洲人已不太喜歡。」Wilson說,他會向家長補充,口音其實是經過環境影響多年而來,若小朋友只跟隨老師一段短時間,未必會學到一模一樣的口音,他強調選擇老師,資歷和態度才是最重要,而他亦只會聘用主修英語的大學畢業生教授寫作課程。
懂得溝通 助學生吸收
張太的8歲女兒是中心的學生,她希望提升女兒的英語寫作程度,故積極替她找尋合適的外籍英語教師,不過在過程中亦碰過不少釘。「找好老師,一定要試過才知是否適合,他們能否跟學生溝通得到、上課時能否幫助學生吸收,都是重點。不過,即使同樣是外籍老師,有人識教拼音,但不一定識教寫作;有些專長文法,有些專長閱讀理解。每次我會看女兒補習回家後能否把老師所教的運用出來,我換了4、5個老師最後才找對人。」她認為在香港找合適的外籍教師其中一個困難之處就是,即使找到了合適的人,但對方不久可能又離職,或回國,變相又要找尋新的外籍教師。
文﹕顏燕雯
圖﹕黃志東(主圖)、陳淑安、受訪者提供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