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世界上有多種飲食方法,葷食、素食、生機飲食等等,在這當中,還存在着另一種飲食模式——fruitarianism(果食),而選擇這種飲食方式的人,被稱為fruitarian,也就是「果食者」。
臉書有數個關於果食的群組,人數超過數千人,他們在網上交流果食心得,組團到果欄團購水果,每月也有「果聚」,分享果食經驗。
相約他們出來見面,發現每人食果的因由不同,有的為了健康,有些是為了不殺生,共通點是他們每個人也精神飽滿、皮膚光滑,令人妒忌又羨慕。
看到這裏,或許你會有和我一樣的疑問,以水果為主糧夠營養嗎?不會經常餓着肚子嗎?
果食是……吃成熟落地的果
果食者,顧名思義,主要以果實為食。這種飲食習慣由外國傳入,外國一些果食者,不僅不吃肉,甚至連蔬菜也不吃,因為吃蔬菜,就得殺害植物。他們只吃成熟落地的水果、堅果及種子,或許你覺得偏激,但追隨者大有人在。香港的果食者,每天兩至三餐吃水果,有些也會進食蔬菜及堅果,補充其他營養。在中醫角度,不建議以水果為主糧,過量吃水果會影響脾胃健康;而在營養學角度,水果以外,如能配合適當的蔬果、穀類、果仁吃,並無不妥,能支持人體營養所需。跟果食者聊天,有一優點頗吸引人,那就是「水果不同一般飯餸,不需要用長時間準備,也不會弄污食具,只需清洗一把刀或碟子就可以。」吃水果度日,不失為一種省水、省電又省時的環保飲食方式。
營養:維他命C護膚
他們個個皮光肉滑,向營養師查詢,原來是水果的維他命C發揮的作用,「骨膠原(膠原蛋白)是皮膚重要原素,具有連繫細胞的特性,令結構組織,如韌帶、肌肉及皮膚具張力、彈性及緊致。有些人直接進食骨膠原以為可以美顏護膚,但食進肚子,身體會把營養拆解回胺基酸,最後獲得的只是蛋白質。進食相關營養, 例如維他命C,才能令骨膠原增生,而水果含豐富的維他命C。」
應否空肚吃水果?
果食者常空肚吃水果,如果是糖尿病人,曾欣欣提醒要飯後才吃。「在營養學角度,空肚吃水果沒有不妥,糖尿病人也應吃水果,但要飯後才吃,因為空肚進食水果,糖分會被腸道直接吸收,令血糖瞬間上升。相反,有食物在肚裏,可減慢消化。」
■營養師之道
蔬菜穀類不能缺 礦物質蛋白質鐵質需補充
食果要食得健康,也有學問,不妨聽聽註冊營養師,又是素食者的曾欣欣,以及香港生機飲食先鋒周兆祥的意見。
加拿大註冊營養師、加拿大營養師協會代言人曾欣欣(Gloria),多年前開始茹素,現在早餐是生機飲食,午餐和晚餐茹素。她鼓勵人多吃水果及其他蔬果,「科學證實,植物的營養素可支持人體生長,而多吃來自植物的食物,有助減少抑鬱、防止衰老、減低腦退化的風險,以及有助長壽。蔬果有豐富維他命、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糖),主要分為五種顏色(紅、紫、綠、黃、白),各種顏色的蔬果包含不同營養素,對身體有不同好處,建議每天吃三種顏色,而且顏色愈鮮艷的蔬果愈含較高的抗氧化物,特別是藍紫色類,如藍莓、黑葡萄、李子和茄子等。」
營養均衡 唔怕面青
她提醒,「水果的蛋白質和脂肪較少,要從果仁中攝取補充,也要進食蔬菜、種子類和穀類,因當中包含不同維他命和礦物質,而穀類更含水溶性纖維,有助降低膽固醇。「穀類方面,可選藜麥或燕麥片優質穀類;而種子可選擇亞麻子、奇亞子、南瓜子等;果仁則可選杏仁、腰果、夏威夷果仁等。如果長時間一日三餐只吃水果,有機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身體機能。有些人食素導致面青青,可能是因為貧血,礦物質及蛋白質不足所致。」
■周兆祥
進食比例要適當 專人指導才好試
果食是生機飲食的一種,綠色運動先鋒、綠野林創辦人周兆祥認為,健康的果食或生機飲食,要包含水果、葉菜及果仁類。
「想真正健康,要有適當的進食比例,例如水果佔75%(包括瓜類、番茄、甜椒、牛油果等)、葉菜佔20%(包括芽苗),果仁及種子佔5%,(例如芝麻、阿麻籽、南瓜子,部分果仁,例如杏仁、合桃等。)其餘盡量戒吃。 」果食或生機飲食沒有適合所有人的食法和餐單,周兆祥解釋,「因要視乎時令、個人口味、生活方式、經濟能力,以及個人健康狀態,如體質、病患、營養需要等考慮。」他建議,不論是果食或食生的人,要有專人指導下才好嘗試,否則愈食愈錯,影響身體健康。
■中醫之道
了解體質 以免涼上加涼
在中醫角度,水果分溫、熱、寒、涼、平性,必須先了解自己體質,才能選對適合的水果。吃對水果,才不會出現涼上加涼,熱上加熱而造成身體不適 。而且要注意季節進食不同水果,例如秋季乾燥,要多吃滋潤作用的水果,冬季可吃溫熱類 。
「米氣」不足 易疲憊
水果有養生功效,但在中醫角度,不建議以水果為主糧,註冊中醫師楊明霞指出,《黃帝內經》中提到,「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穀能補益脾胃,作為主食,身體才能正常運作,相反,長期缺乏『米氣』,令人精神容易疲憊,影響脾胃功能;五果為助,可以幫助恢復元氣,預防疾病。如果長期以偏寒涼的水果例如雪梨、柚子、奇異果、香蕉、芒果代替正餐,會直接傷害脾胃,影響正常消化運作。食物的五色(黑、白、綠、黃、紅),分別對應人體五臟,從不同顏色的食物吸收不同營養,能改善新陳代謝和排毒機能,使面色紅潤。」
文/ 李佩雯
圖/ 林俊源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健康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