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消防處位於昂船洲潛水基地於去年10月啟用,因應近年愈來愈多大型基建動輒深入地底80米,潛水基地首次添置可到達「100米」的深潛模擬器,讓潛水員有能力突破目前只能潛下42米的深度。
昂船洲潛水基地樓高4層,面積達2200平方米,4項新設施主要模擬潛水員在深海和湍急海浪的拯救行動。消防處現時有150名潛水員,每月都會接受110分鐘潛水訓練,包括急流拯救和加壓艙訓練等。
2007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十大基建,高鐵和西港島線亦已開始動工。消防處潛水組高級消防隊長袁健斌表示,未來工程或需於地底70至80米動工,對拯救產生困難,「由於潛水員現時只接受純空氣潛水訓練,故只能潛下42米,如引進混合氣訓練便可潛下70多米,甚至100米」。新配備的深潛模擬器最多可容納4名潛水員同時接受混合氣訓練,而深潛模擬器亦配備減壓艙,潛水員可上岸作4小時純氧減壓,比水中減壓快近4倍。
設巨風扇製浪機 模擬絕境拯救
消防處與醫管區由94年起亦有合作轉介潛水伕病人往減壓艙接受6至14次相等於18米深水壓力,每次4小時的純氧治療。袁健斌表示,截至今年7月消防處接獲轉介已有11宗,比每年平均10宗為多,他估計是因為近年愈來愈多人玩潛水有關。
潛水基地亦引入潛水訓練池,並會加設沉船模型。港島、離島及海務總區消防總長黎文軒直言,沉船模型是因應烏克蘭沉船事件而設,潛水員會透過俗稱「臍帶」的喉管吸取空氣及通訊,製浪器亦能製造出1.8米高巨浪,更接近真實海面的惡劣環境。訓練池上方亦安裝了4部巨型風扇,能製造每秒達10米強風,相等於黑鷹直升機降落時的風力,考驗拯救人員於風高浪急環境下的能力。
基地亦引進其他新設備讓潛水員接受更先進訓練,包括深4.5米焊切缸和最高流速每秒達1.5米的急流池。黎文軒表示,潛水基地已接近國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