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2017年政改討論已進入最後直路階段,香港政府所提出之方案沿用無法律約束力的人大8•31框架(即1200人提委會,600票以上之出閘門檻及2至3名候選人),並加多一道閘(即參選人需取得120名提委推薦方能入閘),準備於6月提交立法會表決。
沙盤推演 博弈分析
一般的政府部門在推出新政策或新指引前,皆會進行桌面檢驗(Tabletop trial run),查找漏洞,再經過一番修訂及更正後方會推行。可惜是次港府所推出之方案粗疏倉卒,並無經過精密嚴謹的計算去推演各個可能性及出錯之機率(可能只計算如何確保顏色不會出錯)。但只要用簡單的數學及邏輯來分析,便會發現此方案錯漏百出,是一條計不出答案的算式,無可能達到選賢與能的目標。
「田忌賽馬原則」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博弈理論。原文語出《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而其中的核心句子為:
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
賽事結果並不單純取決於馬匹之能力。勝利之關鍵,在於誰可以巧妙地安排出賽馬匹之次序,揀選實力較弱的馬匹來和自己的馬匹比併。雖然不是百戰百勝,但只要大多數賽事勝出,便可以確保最後勝利。筆者嘗試以「田忌賽馬原則」去為是次政改方案作一次沙盤推演,桌面檢驗,以證明現時政改方案之不可行。
如有5人成功入閘,其中3人要取得601票以上方可出閘。假設有兩名實力較強,旗鼓相當的建制派候選人,兩名實力較弱的建制派候選人及一名毫無勝算的泛民候選人。
泛民假如能保150席提委,即建制提委為1050席。以現時建制派的利益衝突及明爭暗鬥的情况來看,應該無一名建制派候選人能夠再次拿到689票。即使在最理想的配票機制下,每名最強的建制派候選人頂多各人拿450至500名提委第一票的支持。但在投暗票的情况下,有可能連400票也保不住。
奇謀抹黑 難舉賢能
根據「田忌賽馬原則」,假如我手上有兩票,第一票我會給心儀的候選人,第二票我將會給一個無可能威脅到我心儀候選人之人,即最弱的那位候選人。故在出閘那一關,已歸邊的提委將會設法篩走自己心儀者之最強敵人,讓弱者出閘與自己支持之候選人一較高下。但當以為自己心儀之候選人在500萬人普選那一關可以打沙包之時,對方之支持者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最後汰強留弱,鷸蚌相爭,一拍兩散。
只是懂簡單的數學和博弈原則,也會計算到8•31方案在技術上根本是不可行的。難怪現時建制派表面上唯唯諾諾,事實上各懷鬼胎、口是心非、勾心鬥角。而建制派候選人也清楚知道,即使有人在操縱配票,一日投票是以不記名方式進行,賽果也不能預料,看官回想2012年之選擇即可明白。因此如要勝出,真正比併的並不是辦事能力,選舉政綱,人物網絡,更不是個人品德,而是收集的黑材料是否足夠,到適當時機將之釋放給傳媒及中共要員。
中共理想以為8•31安全系數極高之方案可以篩走異見者,但高出閘門檻之副作用只會篩走有最能力之人,而選舉過程更會令建制候選人醜態百出,黑材料橫飛,用此等方式去贏得一場比賽的勝利者會是何等人才,各位市民有目共睹。
作者是杏林覺醒成員
沙盤推演 博弈分析
一般的政府部門在推出新政策或新指引前,皆會進行桌面檢驗(Tabletop trial run),查找漏洞,再經過一番修訂及更正後方會推行。可惜是次港府所推出之方案粗疏倉卒,並無經過精密嚴謹的計算去推演各個可能性及出錯之機率(可能只計算如何確保顏色不會出錯)。但只要用簡單的數學及邏輯來分析,便會發現此方案錯漏百出,是一條計不出答案的算式,無可能達到選賢與能的目標。
「田忌賽馬原則」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博弈理論。原文語出《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而其中的核心句子為:
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
賽事結果並不單純取決於馬匹之能力。勝利之關鍵,在於誰可以巧妙地安排出賽馬匹之次序,揀選實力較弱的馬匹來和自己的馬匹比併。雖然不是百戰百勝,但只要大多數賽事勝出,便可以確保最後勝利。筆者嘗試以「田忌賽馬原則」去為是次政改方案作一次沙盤推演,桌面檢驗,以證明現時政改方案之不可行。
如有5人成功入閘,其中3人要取得601票以上方可出閘。假設有兩名實力較強,旗鼓相當的建制派候選人,兩名實力較弱的建制派候選人及一名毫無勝算的泛民候選人。
泛民假如能保150席提委,即建制提委為1050席。以現時建制派的利益衝突及明爭暗鬥的情况來看,應該無一名建制派候選人能夠再次拿到689票。即使在最理想的配票機制下,每名最強的建制派候選人頂多各人拿450至500名提委第一票的支持。但在投暗票的情况下,有可能連400票也保不住。
奇謀抹黑 難舉賢能
根據「田忌賽馬原則」,假如我手上有兩票,第一票我會給心儀的候選人,第二票我將會給一個無可能威脅到我心儀候選人之人,即最弱的那位候選人。故在出閘那一關,已歸邊的提委將會設法篩走自己心儀者之最強敵人,讓弱者出閘與自己支持之候選人一較高下。但當以為自己心儀之候選人在500萬人普選那一關可以打沙包之時,對方之支持者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最後汰強留弱,鷸蚌相爭,一拍兩散。
只是懂簡單的數學和博弈原則,也會計算到8•31方案在技術上根本是不可行的。難怪現時建制派表面上唯唯諾諾,事實上各懷鬼胎、口是心非、勾心鬥角。而建制派候選人也清楚知道,即使有人在操縱配票,一日投票是以不記名方式進行,賽果也不能預料,看官回想2012年之選擇即可明白。因此如要勝出,真正比併的並不是辦事能力,選舉政綱,人物網絡,更不是個人品德,而是收集的黑材料是否足夠,到適當時機將之釋放給傳媒及中共要員。
中共理想以為8•31安全系數極高之方案可以篩走異見者,但高出閘門檻之副作用只會篩走有最能力之人,而選舉過程更會令建制候選人醜態百出,黑材料橫飛,用此等方式去贏得一場比賽的勝利者會是何等人才,各位市民有目共睹。
作者是杏林覺醒成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