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4月份港股大升逾3000點,大家都以「大時代」來形容,殊不知甫踏入5月份,恒指即大幅調整1000多點,又再次聽到大家談論甚麼「五窮月」,又或Sell in May。可見股市心理可以瞬間轉變,相對之下,樓市參與者卻大多仍信心十足。
明報記者 陸振球
不過,樓市雖然續見創新高成交,如將軍澳寶林邨便有公屋單位以430萬元於自由市場成交,以金額計,成為新的公屋王,而如呎價計,新界公屋也紛紛錄呎價逾萬元的成交,令人咋舌。
同一時間,新盤由發展商以貼近二手價開售下,紛紛賣個滿堂紅,那是否代表樓市全無隱憂?這又未必,如大家留意地產新聞報道,5月份也有一些值得留意的消息,比方說,天水圍嘉湖山莊的放租盤數目,便由一、二月時只有20至30個,大幅攀升至80個,升幅達2倍多至3倍,而據代理表示,太古城的放租盤,也在近兩個月急升了約3至4成!
嘉湖山莊重現9000元以下租盤
今年2月時,政府再收緊700萬元以下住宅按揭,當時有業主表示要「開香檳」,因他們認為一些原本可以入市的買家,突然因借不夠按揭而被迫放棄買樓,勢必轉化為新的租務新需求,令租盤更加供不應求,租金只會焗升!
不過,中原和美聯的統計已表示今年3月份全港主要屋苑的平均租金已見下調,而近來更見到一些屋苑放租盤急增,而租金也開始見到壓力,比方嘉湖山莊已重新出現月租9000元以下的租盤,而代理更有業主因單位空置了數個月,要減叫租達13%才將單位租出,至於太古城也重新出現久違了的月租2萬元以下的成交個案。
政府出招打擊買家 業主被迫放租
筆者早前在本欄已指出,人們因收緊按揭而被迫放棄買樓,自然要租樓住(當然部分可能選擇與有樓的家人同住),但他們買不了樓,原來可以售出的單位,不是變成空置,就是業主也被迫轉售為租,即租盤也會增加。况且,今年多個大型新盤陸續收樓,也會令租盤供應增加,對二手屋苑也會構成壓力。
小市民選擇少 搶「磚頭」保值
最近訪問了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他說近一年多市民急於搶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香港負利率嚴重,現時香港的通脹率約4.6%,但香港10年期外匯基金債券息率僅約1.4厘(圖1),將兩者相減,即香港的負利率超過3厘,人們為了保持資金購買力,又怕股債波動,便紛紛買樓投資。
另一原因是租金年年升,一些年份簽新約時,可能租金較原來舊約租金勁升3成,人們被加租嚇怕了,所以就算覺得樓價貴,也願意長痛不如短痛,買樓自住算了。
現在,市場預期美國極可能加息,雖然加息速度和幅度未必快和大,但如香港通脹不再升溫,負利率或會稍稍紓緩。另一個要注意之處,倘若租金升勢放緩,甚至回落,人們還會像早前的瘋狂搶樓?
美加息紓緩負利率 減買樓誘因
事實上,香港一般住宅租金回報率僅約2厘多一點(如計及其他雜項,淨回報隨時不足2厘),如與香港通脹相比較,除非租金續升,否則單計收租便不足以對抗通脹(圖2)。當然,現在雖有個別屋苑租盤增加,並出現一些減租個案,暫時仍未成勢,但也要加以留意才好。
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表兩年一度的《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全球141個國家及地區中,西班牙居首位,而香港排行第13位,比上次報告升兩位,但較鄰近地區如日本(排第9位)及新加坡(排第11位)的排名低。其中,香港在道路及港口基建方面排行第一,但在價格競爭力卻排第127位。
《明報》記者比較日本及本港物價,發現名牌LV手袋,本港標價較日本高逾一成,頂級酒店更比日本貴八成。
強美元削港競爭力
筆者認為,近一年多的美元強勢,令香港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以非美元計大幅飈升,為香港的競爭力帶來極大隱憂,而事實上,當人們擔心近月的反蝗和反水客行動,打擊內地客來港消費的意欲,其他外國旅客來港的數字也急跌(圖3),還好最近美元匯價稍作調整,但如美國加息,勢令美元強勢重現,則對香港的競爭力會再構成壓力,而這在物業市場,已率先見到香港商舖的價格和租金受壓。
明報記者 陸振球
不過,樓市雖然續見創新高成交,如將軍澳寶林邨便有公屋單位以430萬元於自由市場成交,以金額計,成為新的公屋王,而如呎價計,新界公屋也紛紛錄呎價逾萬元的成交,令人咋舌。
同一時間,新盤由發展商以貼近二手價開售下,紛紛賣個滿堂紅,那是否代表樓市全無隱憂?這又未必,如大家留意地產新聞報道,5月份也有一些值得留意的消息,比方說,天水圍嘉湖山莊的放租盤數目,便由一、二月時只有20至30個,大幅攀升至80個,升幅達2倍多至3倍,而據代理表示,太古城的放租盤,也在近兩個月急升了約3至4成!
嘉湖山莊重現9000元以下租盤
今年2月時,政府再收緊700萬元以下住宅按揭,當時有業主表示要「開香檳」,因他們認為一些原本可以入市的買家,突然因借不夠按揭而被迫放棄買樓,勢必轉化為新的租務新需求,令租盤更加供不應求,租金只會焗升!
不過,中原和美聯的統計已表示今年3月份全港主要屋苑的平均租金已見下調,而近來更見到一些屋苑放租盤急增,而租金也開始見到壓力,比方嘉湖山莊已重新出現月租9000元以下的租盤,而代理更有業主因單位空置了數個月,要減叫租達13%才將單位租出,至於太古城也重新出現久違了的月租2萬元以下的成交個案。
政府出招打擊買家 業主被迫放租
筆者早前在本欄已指出,人們因收緊按揭而被迫放棄買樓,自然要租樓住(當然部分可能選擇與有樓的家人同住),但他們買不了樓,原來可以售出的單位,不是變成空置,就是業主也被迫轉售為租,即租盤也會增加。况且,今年多個大型新盤陸續收樓,也會令租盤供應增加,對二手屋苑也會構成壓力。
小市民選擇少 搶「磚頭」保值
最近訪問了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他說近一年多市民急於搶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香港負利率嚴重,現時香港的通脹率約4.6%,但香港10年期外匯基金債券息率僅約1.4厘(圖1),將兩者相減,即香港的負利率超過3厘,人們為了保持資金購買力,又怕股債波動,便紛紛買樓投資。
另一原因是租金年年升,一些年份簽新約時,可能租金較原來舊約租金勁升3成,人們被加租嚇怕了,所以就算覺得樓價貴,也願意長痛不如短痛,買樓自住算了。
現在,市場預期美國極可能加息,雖然加息速度和幅度未必快和大,但如香港通脹不再升溫,負利率或會稍稍紓緩。另一個要注意之處,倘若租金升勢放緩,甚至回落,人們還會像早前的瘋狂搶樓?
美加息紓緩負利率 減買樓誘因
事實上,香港一般住宅租金回報率僅約2厘多一點(如計及其他雜項,淨回報隨時不足2厘),如與香港通脹相比較,除非租金續升,否則單計收租便不足以對抗通脹(圖2)。當然,現在雖有個別屋苑租盤增加,並出現一些減租個案,暫時仍未成勢,但也要加以留意才好。
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表兩年一度的《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全球141個國家及地區中,西班牙居首位,而香港排行第13位,比上次報告升兩位,但較鄰近地區如日本(排第9位)及新加坡(排第11位)的排名低。其中,香港在道路及港口基建方面排行第一,但在價格競爭力卻排第127位。
《明報》記者比較日本及本港物價,發現名牌LV手袋,本港標價較日本高逾一成,頂級酒店更比日本貴八成。
強美元削港競爭力
筆者認為,近一年多的美元強勢,令香港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以非美元計大幅飈升,為香港的競爭力帶來極大隱憂,而事實上,當人們擔心近月的反蝗和反水客行動,打擊內地客來港消費的意欲,其他外國旅客來港的數字也急跌(圖3),還好最近美元匯價稍作調整,但如美國加息,勢令美元強勢重現,則對香港的競爭力會再構成壓力,而這在物業市場,已率先見到香港商舖的價格和租金受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