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香港花樹哪些值得種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03日 21:35
2015年05月03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就快喺路邊有得睇櫻花喇!」土木工程拓展署早前公布新界四區的「綠化總綱圖」,在元朗、大埔公路、屯門及長洲種緋寒櫻等三至四個品種,友人一直期待。


樹木專家詹志勇教授百思不解,適合香港種植的主要是緋寒櫻,若強行種日本和韓國品種的櫻花,下場不難預測。


「道理簡單,中國人有句成語,叫『水土不服』,北方的樹拿來南方種,怎會開心?」櫻花樹令不少市民期待,說到靚花樹,外國好像總比香港多,曾幾何時,以為香港的氣候限制了樹木品種,原來是誤會。


「香港位於亞熱帶地方,在溫帶和熱帶的交界,屬於生態邊緣地帶,從生態學角度來看,暖溫帶和熱帶很多植物也適合香港種植,當中包括許多本地或外來品種的開花樹,只是長期被忽視。」如以下多個品種,若種植得宜,香港人不用到外地看櫻花,賞紅葉,香港的花海已夠睇頭,甚至聞名海外。


多類開花樹 宜種卻不種

香港市區常見的樹種不離細葉榕、黃槐、宮粉羊蹄甲、王棕、鳳凰木、大葉紫薇等等,還有近年常種的行道樹細葉欖仁。 樹木專家、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表示,其實有許多本地或外來品種的開花樹可選擇,只是長期被忽視。原因之一,他估計,「種植以前種過的樹,可避色犯錯,這種心態令政府很多事情停滯不前,制度沒有鼓勵願意大膽嘗試的人。」


「好多人以為本地薑唔辣。」詹教授嘆息,本地有很多漂亮的開花樹 。除了以下介紹的紅花荷,烏桕等,還有豆梨、石筆木、嶺南山竹子,南嶺黃檀、八角楓、葛量洪茶等也有獨當的一面。


樹木綠化 問題多多

香港市區的樹木, 同樣生命力驚人,在混凝土包圍下掙扎求存。不過,並非每棵樹也可健康成長, 詹教授認為,香港市區綠化和樹木種植也有改善之處,「由樹苗到樹木百年歸老,每個階段都有不同問題,但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樹種與環境錯配

每一種樹木對生長環境有不同要求,現實卻常出現錯配現象,導致樹木健康和生長欠佳。詹教授舉例,「有些喜歡空氣潔淨的,卻種在路邊人多車多廢氣多的地方;有些則需要一定的生長空間的,則種在狹窄位置。另一些情况是,闊大位置寧種多棵小樹,也不種一棵大樹。」


以駱克道的樹木為例,「灣仔駱克道道路擠迫,卻種了多棵垂葉榕,它們根本沒空間生存,這十分荒謬,當時已跟灣仔區議會反映。」


樹苗孱弱 種下禍根

一棵母樹產出數以千計的種子,但種子質素有別,大自然有嚴謹的「篩選」,最終能長成大樹的數量有限,但人類種樹,則以為每粒種子也可長成大樹。


「苗場培育的樹苗質素欠佳,生長歪斜、結構差,也照出貨,而我們照樣栽種。種一棵弱樹,要花很多不必要的工夫打理,它可能會生病,甚至變成危險樹。試想想,一個地方假如有很多人生病,請多少個醫生也無濟於事。」香港很多樹苗來自內地苗場,他們的慣常做法是將植物的泥膽盡量縮細,方便運輸,這導致樹苗只剩小量的根,「通常只剩10至20%,使樹木變得孱弱,加上種在土壤條件差的地方,根部更難復原」。他坦言,新種不合格的樹,等於「種下禍根」。


業界水準參差 亂剪樹 無「法」管

跟歐洲、日本,新加坡相比,香港園藝行業水準相差一段距離。詹教授說,「外國視園藝是一項專業,沒有園境或園藝相關學歷難以入行,但香港情况有別,行內良莠不齊,政府很多工程外判給私人公司種樹,但他們可能沒有相關知識,種植新樹的質素欠佳,也不懂護理,要他們剪樹,乾脆剪了樹頂,或亂剪一通。」教授對此感到心痛和勞氣,「你會不會叫不懂剪髮的人替你剪髮?亂剪會令樹木生病,真菌入侵而腐爛,倒塌傷人。香港沒有樹木法例,人人都可以開公司替人剪樹,政府的合約雖然指明外判公司要有樹藝師,但負責剪的人可能是沒技術的工人。即使是樹藝師,也可能對樹木認識不足和不懂攀樹。」


香港樹藝考試太兒戲

他以日本為例,在大學讀四年園藝或樹木學,畢業後要跟師傅三年,然後考牌合格才能做樹藝師。但本港成為註冊樹藝師的門檻較低,報考者有三年相關行業經驗,並在二百條選擇題中合格,便可獲取樹藝師資格。他續稱:「美國的城市林務員,很多擁有碩士學位,甚至是博士資格,因他們認為園藝是專業的科學智識,但我們仍停留在花王階段。政府要抱有很大決心將科學和技術提升,才能改善種種問題。」


8部門管樹 工種重複浪費

香港樹木由八個部門管理,早幾年加入了樹木辦。 「大部分國家或地方由一個部門管理,例如內地是園林部管理,新加坡也是一個部門負責所有植樹,分開八個部門負責只會事倍功半,浪費資源。例如同一個工種,每個部門都要請人;同一款儀器,每個部門也要添置。有些樹木倒塌,沒有部門願意負責,原因是樹木位於不同部門的管理範圍邊界,不知哪個部門負責。」


綠化擴展路邊以外 官民合作方有效

新公布的「綠化總綱圖」,據土木工程拓展署介紹,這是「透過研究地區的特色和大眾期望,為地區訂定整體綠化大綱」,但詹志勇教授感到失望,因綠化總綱只着重路邊規劃。他認為,「路邊以外的空間,如遊樂場、空地、醫院、學校、消防局等,好多空間可以種植,除了在官地種植,也可官民合作,在私人地種,這才是全面的總綱規劃。若香港綠化只在路邊的細小空間進行,這樣的綠化怎會做得好?」


文/ 李佩雯

圖/ 網上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